【鐵血十八星旗樣式考證】(張文亮)

發佈時間:2023-06-14
 

【畫法】【樣式考證】【意涵】


 

「鐵血十八星旗,簡稱十八星旗,又稱鐵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時所採用的旗幟。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1907年8月間,焦達峰、劉公、孫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會會員籌組共進會,任務是謀劃準備在長江中游的反清武裝起義,議定以十八星旗為會旗。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定十八星旗為旗幟。武昌起義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時左右爆發,起義軍成功占領武昌全城。 10月11日,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俗稱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為其旗幟。」

 

長久以來,由於年代久遠,且鐵血十八星旗在1928年12月17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後就被全面廢除,所以至今沒有留下一份標準的設計稿。不只圖樣長寬比例不明,成品樣式也各有不一,由昔至今皆如此,創意繁多,莫衷一「式」。

 

周理事長以為本會既受當年參加首義之志士前賢所造,宗旨又為繼承辛亥革命之輝煌歷史、精神,及我熠熠鐵血十八星之重責,則為鐵血十八星旗溯源考證一事,本會自是義不容辭,故周理事長將此重要任務託付予筆者,方有今日拙作。

 

那麼眾版本中,究竟當「衷」何「式」呢?今請以下四點論樣式:

 

鐵血十八星旗當「衷」何「式」?

一、是否「準確綴飾內外角尖」?

中國旗幟學協會微信文章《鐵血主義:最猛中國旗》描述了關鍵的兩段。

其一是研究綜述:

「铁血星旗在平面语言上是很讲究的,长宽八五比1.6接近黄金比,比至今全球多数三二比看上去要大方舒展。

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地留存看,十八星应准确缀饰在黑九角星内外角尖。其布局特点或源于,圆点作星辰识别可上溯到《河图洛书》等古籍,中国古人以圆点连线代表星象的简炼图形符号设计。

从此角度审视,黑角外缘形成反复强烈折叠的环状运动刺射轨迹,又和十八圆点紧扣呼应,因而带来内收外放的巨大视觉张力。

因为没有标准制图资料参考,结合一些早年官府民间实物及设计手法,个人擅自揣测,如上这些后来重制或重绘的铁血旗样式,黑九角中央九颗黄星如玻璃珠挤压在一起,而非顶住内角尖,都可能是错版甚而文物造假。」

 

其二是〈十九星旗設計與涵義〉:

「十九星旗与十八星旗不同在:

一,中间多了一个星,象征中国统一;

二,十九颗星同等大小,象征中央与地方、各省之间地位平等。...

但是否继续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则受到多数东三省籍议员反对,因为十八星所指并不包括东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

于是议员们提出修改意见,先有提议在旗中央加上一颗较大黄星,以表示中国统一;后又认为中央黄星大有侧重中央、忽视地方之意,中央黄星又改成与其他黄星一般大小,成为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的提案被议会表决通过,取代十八星旗成为陆军旗。」

 

經過比對,其實旗幟學協會的用圖,是今日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維基與百度百科的鐵血十八星旗:

然而:

其一,這面旗幟長比寬實際上是3:2,早已不是原本8:5。

其二,這個圖檔目前(2023.06.12)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據原圖作者標記,係參考當年共和萬歲的火柴盒,以及湖北軍政府舊址門外館方掛的兩面鐵血十八星旗所繪製,但此二參考樣式本身並不一致,因此我們無法確定此旗所參照的標準,究竟以何者更近原作之意。

 

 

▲原圖作者所標出的兩張參考圖(右鍵以新分頁開啟圖片可放大檢視)

 

▲左為參考本會榮譽理事長向榕錚將軍在左上圖地點近距離拍照(藍薇薇老師提供),右圖為右上圖直接放大,可以發現左圖內九星沒有如上所述準確佈在內角上。

 

那我們該如何確定何者更接近原作之意呢?

 

據李白貞先生的回憶:

「用大红色为底布,由中间辐射出来九个黑色锐角,每个锐角内外两端,各有一黄色圆星,内外各九个共十八个,以表示十八省人民团结和铁血的革命精神。」

( 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一)502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

 

另外,筆者以為可參考湖北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軍政府舊址)收藏的鐵血十八星原型稿:

▲十八星旗原型稿複製品,「武昌起義前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設計製作的軍旗旗式」(湖北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軍政府舊址)館方攝/藍薇薇老師提供)

 

據原型稿示,十八黃星的內九星並沒有準確佈在內角尖上,反而是各自與相應的外九星同處一內角平分線上,同樣是在黑色銳角的內外兩端,但與「準確綴飾內外角尖」一說不合,由此可見今所流傳之「準確綴飾內外角尖」一式,實為訛誤,較不合原作之意。

 

二、九角十八星的大小,以何者為確?

若仔細看,我們不難發現原型稿中的九角十八星明顯較小,但根據當時起義的照片,及現存文物,九角十八星卻都放得非常大,這又是為何呢?

原來這些放大過的九角十八星,是當年革命志士趙師梅等以原型稿為本,領命放大製作用於起義的革命軍旗。

▲武昌起義成功,湖北軍政府成立。仔細看當時的旗幟,十八星也並非「準確綴飾內外角尖」。(維基百科)

 

▲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之際,展於香港的鐵血十八星旗文物(東方日報)

 

▲十九星旗,由駐防蘭州的原甘肅陸軍第二營管帶周炳南所珍藏,長102mm寬97mm,現存於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

 

據《辛亥首義史》所述:

「十八星旗圖樣由劉公從日本攜回...1981年4月,筆者在武漢工學院宿舍訪問趙師梅教授,趙先生時年八十七歲,然記憶力尚佳,表述清晰,他詳細介紹了辛亥春夏之際在劉宅與劉公見面的情景:劉公對三位學生說,你們是學工科的,熟悉繪圖並有繪圖儀器。劉公隨後拿出共進會焦達峰、張伯祥與劉公、孫武在東京繪製的十八星旗圖案,並解釋其含義。劉公要求三學生在暑假製作20面十八星旗。...趙師梅、趙學詩、陳磊三人受命後,將樣旗做成紙型,送劉公認可後,在黃、黑布片上依樣放大裁剪...」

(馮天瑜、張篤勤,《辛亥首義史》,P.278,2011年4月,湖北人民出版社)

 

又據《辛亥革命回憶錄》所述:

「东京共进会预拟的国旗图样和大都督印钤,更应早日制就,以备应用。会上决议以李白贞既长美术,又懂化学,一并交他办理。 李白贞接受了这两项任务,就在党人所设的机关文艺俱乐部密室把国旗图样放大画好,购买了红黄黑三种色布,照图裁剪粘贴,交他的夫人陈氏缝就。」

( 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一)521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

 

由此可知,在鐵血十八星旗的要素中,九角十八星的構造仍以原型稿為師,大小則是考量發動起義的實戰需求(如:易於辨識、視覺上容易激勵士氣...等)。因此若要製作首義之旗,九角十八星的大小當參照放大製作者為佳。

 

三、九角星的畫法應為何?

在鐵血十八星旗的文物中,有幾件在內九星上使用了特殊的裁縫工法,是先縫出九角星後,把上面縫有九顆黃星的黑色圓布,縫於黑色九角星的中心位置。至於為何有些是使用這種縫法,有些則否,由於資料稀缺,筆者姑且妄作猜測,以祈拋磚引玉,令真相早日水落石出:

 

A、由於鐵血十八星旗除了原型稿,沒有留下任何設計圖,光繪製方式就無法統一,因此裁縫方式也無法統一。

B、雖然學生們熟悉繪圖並有繪圖儀器,但革命黨資金拮据,金源得來不易,這種裁法可以節省較多布料,省下較多資金(主要針對黑色布料)為革命實務之用。待民國建立後,無論國家財政如何拮据,總能比革命黨寬裕,如此便能捨棄權宜之計,改回更貼近原意的裁縫方式。

 

不過,暫且撇開這個未解之謎不說,即便參照原型稿,也不難發現起初原型稿的設計中並不包含黑色圓布,而是直接在九角星上點出十八顆黃星。因此九角星最貼近原意的畫法,參照原型稿,當為直接畫出九角星無誤。

 

然而,在數學上,所謂的「九角星」畫法亦有數種,若參照原型稿,當以 第二正九角星 {9/4} 更貼近原意,且便於作圖。下附各式九角星圖式與原稿對照:

 

四、十八星的大小是否一致?

關於星星的大小比例應為何,許多解說大同小異記述如下:

「但是否繼續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則受到多數東三省籍的臨時參議院議員反對,因為十八星旗並不包括東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國。於是議員們提出意見修改十八星旗,先是有提議在旗中央加上一顆較大的黃星,以表示中國的統一;後又認為中央黃星大有側重中央、忽視地方之意,中央黃星又改成與其他黃星一般大小,成為十九星旗。」

 

經筆者查,此一會議紀錄載於民國元年五月十七日的《政府公報》,原文如下:

「一百零五號:審查會報告十八星中加一較大之星,本員稍有意見,本員主張將十八星中之大星縮小與他星一律,一則免中央集權之意,一則可以表示平等之意。

 

▲《政府公報》,民國元年五月十七日,〈參議院第六次會議速記錄〉(政府公報資訊網>首頁>公報瀏覽>政府公報>民國1年>17(1.05.00))

 

與他星一律,此意即:原本的十八星大小應全為一致。但是最廣為流傳的兩張圖,其十八星大小明顯並非一致,實為訛誤。

 

結語:還原後的鐵血十八星旗的設計圖會是怎樣的?

過去裁縫技術有限,不如機器印刷、縫製精準,所以產出的圖樣、細節多有誤差在所難免,但如今已進入機械化生產的時代,筆者以為,我等當隨時代進步,對於鐵血十八星旗的設計應慎重其事,以向先烈犧牲奉獻之精神表達敬意,此亦筆者考證旗式的核心動機所在。

 

不過既說當時沒有留下標準的設計稿,那我們該如何確保設計圖所作的鐵血十八星旗是賞心悅目而不失原味的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一項製作原則:

【九角十八星結構當師原型稿之意,而九角星與旗面比例當師起義旗之意。】

 

於是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特徵:

一、旗面長寬比為8:5,顏色由紅、黃、黑三色構成。

二、內九星各自與相應的外九星同處一內角平分線上。

三、九角十八星大小當參照革命用旗適度放大。

四、九角星當以 第二正九角星 {9/4} 為準,直接畫出為佳。

五、十八顆黃星的大小必須一致。

 

由此製作,故筆者可得前篇所還原而成的結構設計圖與規格說明,如下:

一、旗面長:寬=8:5

二、圖樣為紅底,黑正九角星(九個內角皆20度,施萊夫利符號:{9/4}),並有黃圓於九角星頂點、內部各九個(共十八個)。

三、外九星位於各九角星頂點,內九星位於各九角星內角平分線上。

四、黑正角星與十八個黃圓,是為「九角十八星」,其最小外接矩形恰於旗面中心。

五、尺度比例:

黃圓直徑:九角星中心至內黃圓圓心:九角星中心至頂點(外黃圓圓心):旗面縱:旗面橫=1:1.5:5.5:12.5:20。

六、標準配色:正紅色、正黃色、正黑色。(CMYK、RGB、十六進制色碼請見【畫法】篇)

 

最後容筆者向讀者毛遂自薦:雖經此圖所製之成品,其式與今民間流傳多種樣式之一恰似重合,然觀今市面,皆只有成品圖樣,而無標準設計圖可循。惟前篇所研擬之鐵血十八星旗標準設計圖既符合以上條件,又令圖樣各部大小皆有比例、角度等數值可循,如此既可確保十八星旗的產出成果整齊劃一,又便於繪製,如果將來需要印製、傳播十八星旗作推廣之用,不妨可參照筆者的設計圖進行製作。

 

銘謝

首先,非常感謝周理事長能將這份任務託付予筆者。理事長雖為一實業家,經常要為事業忙得焦頭爛額,但對會務用心依舊,此次若非理事長交代任務,筆者恐將沒有機會為先賢先烈補製一個兼具美感、氣勢,又不失原味的設計圖,以榮耀先烈先賢勇於犧牲奉獻的精神,筆者何其有幸!

 

同樣重要的,謹向藍薇薇老師、余齊昭老師、湖北省辛亥革命博物院袁磊老師、旗幟設計者之一辛亥志士劉公先生後裔劉重喜老師,以及我所未能提及的前輩們致上萬分謝意,若無前輩賜教協助,考證與製圖工作將無以為繼。尤其藍老師在辛亥口述歷史工作之餘願意撥冗協助筆者蒐集資料,感激之意,溢於言表。

 

值得一提,藍老師為求嚴謹,提供了余老師的《十八星旗不代表十八行省》,以及歐陽旦霓老師的《十八星旗不代表十八行省質疑》兩篇論文,筆者方知:原來當年民國肇建,辛亥革命借助其第一義——民族主義革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雖然告成,十八星旗作為首義之旗,卻因其當初作為十八省漢民起義的標誌,而在制定國旗一案上引發爭議,擔心這是否將置東三省民眾於不顧,未料志士們竟豪氣地說:「天下一家,何分省界!」如孫中山先生曾所期盼:「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祇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積極目的為何?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五族云乎哉。」如此精神與度量,令筆者深受感動!

 

最後,筆者對先烈先賢的敬意,言語已不足以表達,也許是先烈在天之靈的庇佑,這項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故謹以此篇此圖獻給先烈先賢,以表至誠。

 

(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 青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