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自:南京論壇NFJ(點我看本文)
作者:杜春和
張紹曾致陳夔龍電
九月九日(10月30日)灤州
天津陳制台憲鑒:頃閱天津《大公報》初九日載有官場消息,灤州兵變等語。敝軍兵心現極穩固,此等謠言跡近煽惑,不特於敝軍名譽有關,抑於地方治安大有妨礙,乞派員飭令更正為荷。紹曾。青。印。
附錄
陳夔龍復電
九月十日(10月31日)天津
站長送張統制鑒:青電悉。貴軍紀律素嚴,兵心穩固,朝廷倚為干城。謠傳原不足信,惟極有關係。尊論極是,應亟飭令更正,並將來電登報,俾共聞知。龍。蒸。印。
軍諮府電
九月十日(10月31日)北京
急。灤州張統制:庚電敬悉。時局至此,誠如尊論,非將現在政體痛加改革,不足以固邦本而維皇室。義聲偉舉,本院深表同情;政綱十二條,尤多扼要之論。本院前日具奏組織責任內閣不任懿親、協贊憲法、特赦黨人三案,已於本月初九日奉旨諭允,正與開示政綱符合。此外大抵皆為憲法中條件。茲事體大,本院決議釆用英國立憲主義,用成文法規定,並參照尊處政綱所列,擬具重要信條,一面徵集各省諮議局意見,匯由本院議決,奏請即日宣佈,正在商榷中。本院系以改革政治為宗旨,現在時事艱危,倘兵連禍結,難保治安,恐牽動外交,轉屬實禍。本院所憂慮者在此,貴統制諸君所憂慮者亦在此,務祈痛切勸誡我愛國軍人,共維秩序,以安大局。國家幸甚!軍諮府。蒸。印。
張紹曾致盧永祥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0日)灤州
我輩要求立憲,必須從速達到圓滿結果,擬先集軍於灤州一帶,以資連絡而期一致。務懇吾兄飭前站即日來灤,並有潘統領到新接洽一切。
張紹曾致軍諮府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我軍駐灤,幕居野外,甚以為苦,且聞都中匪徒叢伏,深恐驚擾宮庭。請轉告郵部,即日派列車二百輛,將軍隊移駐南苑,既便安慰士卒,兼可保衛都城。大局幸甚!即乞電復。
張紹曾致馮國璋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灤州隊伍因天氣漸冷,擬進駐南苑或通州,借資保衛,並示體恤。已電告軍諮府準備火車二百輛來灤運輸,如火車不到,即用徒步行軍前進。特此通知,並乞轉告各界,俟軍車到時,萬勿驚慌,以維秩序,共整大局為幸!
張紹曾致藍天蔚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青電諒達,未復盼甚。各處兵變,禁衛軍出征,京師空虛,我軍擬前往,尤望貴協同行,以扶危局。聞盧統領之一協於十二三四日抵新後當入關,公可用強硬手段,利用此車運兵來灤集合。我軍如前往,貴協作後援。東督或站長如有阻攔,我公以組織立憲軍之名義入衛京師為對。事機不再,祈速圖之。
哈漢章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北京
火急。灤州車站轉陳廳長:理密。張統制鑒:本日漢章奉內閣總協理及軍諮大臣命,到灤面達朝意,祈靜候。章。真。印。
彭家珍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奉天
自鄂變以來,我軍馳赴前方應敵,近日戰事最為激烈。我軍以軍火缺乏,難挫頑凶,茲特購買大批軍火,由西伯利亞鐵道運經灤州,直赴前線援救。聞公等奏請立憲,原系崇尚和平,此旨正大,薄海欽遲。惟朝廷無立憲之意,不惜購買軍火相殘殺。珍等恭逢運輸之役,苦無挽救之方,軍火到灤,望公等妥為保護是荷!
張紹曾致黎元洪等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武漢慘變,中原雲擾,咎在朝廷假行憲政,擁護專制,奸庸屍位,親貴擅權。諸位迫於愛國之熱忱,行激烈之改革,其事至難,其心誠苦。紹曾等迭奉朝旨督師南下,然斷不忍犧牲同胞之生命,助成政府之淫威,已將根本大計忠告朝廷,擬即聯合國民公議憲典。頃政府由西伯利亞運來大批軍火,已經本鎮截留,北軍之戰備已虛,決不敢妄逞武力。方今國勢,外患更迫於內憂,同室操戈,列強伺釁,同種相殘,國於何有?誰非民族,孰不痛心?紹曾等現電請政府立飭北軍停止戰事,並希望貴軍采穩健之計畫,即時停戰,靜候機宜,俟兩軍戰事中止以後,集合軍民代表,共詣北京,協定組織新政府及憲政進行方法,庶國家前途有建設而無破壞。諸公赤誠愛國,諒表同情,佇候電音,不勝翹盼。
附:黎元洪等復電
真電悉。公等不應督師之命,至感高誼。電開各節,皆惡劣政府致亡之由,果真改革,元洪等豈有多望。今四方起義不約而同,皆挾不信政府之心,必相推倒而後已。公等所言,豈能確保其必信?公等皆人望,當能熟衡時勢,望定大計為叩。
張紹曾致軍諮府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鈞處弭兵章程,深見愛國保民之至意。此處已聯名電武漢革軍勸其停戰。由奉運來軍火列車,紹曾等謹遵鈞處弭兵意旨,共議暫留灤州,借示革軍可以調停之證。餘維亮察。
張紹曾致軍諮府代奏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頃奉初九日上諭,仰見朝廷實行立憲以與天下更始。天語皇皇,三軍感泣。從此定國事而靖亂源,保皇室之尊嚴,拯民生於塗炭,實我大清帝國無窮之福也。抑臣等有請者,親貴內閣已允解散,然又云一俟事機稍定,簡賢得人,方不再用親貴。夫內閣一日不成立,即內亂一日不平息,如謂必俟事機稍定,則人心已去,天下瓦解,稍定果在何時?且臣等原奏內閣大臣必由民選,簡賢得人,不煩朝廷虞念。上諭又云:著溥倫等敬遵欽定憲法大綱,迅將憲法條件擬齊。竊繹憲法首標君上大權,以立法、司法、行政三者概歸君上大權,作用與臣等所奏政綱適成反對。敬懇收回成命,取銷憲法大綱,由議院制定,以符臣等原奏,庶足以收渙散之人心而固邦本。臣等實為救國,非敢要君。荷戈西望,不勝惶恐待命之至!
張紹曾致資政院電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灤州
現在內閣總理已從權敕任,此次開幕用人,組織稍有不當,國家前途異常危險,亟應公諸輿論,推選賢能,破除官僚制度。任用國務大臣,如不共同聯絡,設法從嚴監督,難保無拘牽成例,錄用非才。又,黨禁既開,國事犯應請政府即日一體釋放。再,戊戌以來,殉國志士皆系犧牲生命為國捐軀,今日憲政成功,實皆諸人所賜,自應年給扶助金,恤其遺孤。至於額數年限,請貴院提出議案,制定條例,庶足培養士氣,收拾人心。事關憲政進行扼要之法,望速提議實行,不勝翹待!
藍天蔚電
九月十二日(11月2日)天津
加急。灤州二十鎮張統制鑒:今日已諭獎愛國熱誠,明早十二條資政院決上奏,請君急電資政院一催。蔚同京員朱君明午後到灤。蔚。文。
藍天蔚電
九月十二日(11月2日)天津
灤州二十鎮司令處鑒:蔚住天津《北京日報》分社。蔚。文。
呂均電
九月十二日(11月2日)北京
灤州張統制鑒:昨謁濤邸①,濤邸之意,欲將我軍移駐遷安二鎮營房。此間輿論甚好。哈到後來京,仍以稍緩為是。均叩。文。
①指軍諮府大臣貝勒載濤。
鮑貴卿電
九月十二日(11月2日)濟南
灤州二十鎮張統制鑒:條奏均表同情,惟協統未能作全鎮代表,乞鑒原。卿。文。
軍諮府電
九月十二日(11月2日)北京
火急。張統制:本日奉上諭: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等電奏,奉初九日上諭,仰見朝廷實行立憲以與天下更始,三軍感泣。惟內閣一日不成立,即內亂一日不平息,並憲法由議院制定等語,系為維皇室靖亂源起見,覽奏具見愛國之忱,實深嘉許。內閣總、協理大臣及各國務大臣,昨已具奏辭職,均經降旨允准,並另簡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組織完全內閣。所有大清帝國憲法,著即交資政院起草,奏請裁奪實行,用示朝廷好惡同民,大公無私之至意。欽此。特電聞。軍諮府。文。印。
陸軍部電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北京
張統制鑒:文電請撥現銀二十兩,已轉電東督辦理,候復到即聞。陸軍部。元。印。
資政院全體議員電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北京
加急。灤州第二十鎮司令處張統制、盧統制、藍協統、伍協統、潘協統公鑒:蒸電諒達。茲接來電,敬悉維持大局,情迫憂危,本院深表同情。當即擬具憲法內重大信條十九條,公同議決,已於本日具奏,並聲明起草全部憲法時,請准各省諮議局暨軍人參與意見。
其條文:
一、大清帝國皇統萬世一系;
二、皇帝神聖不可侵犯;
三、皇帝之權以憲法所規定者為限;
四、皇位繼承順序於憲法規定之;
五、憲法由資政院起草,議決後皇帝頒佈之;
六、憲法改正提案權屬於國會;
七、上院議員由國民於有法定特別資格者公選之;
八、總理大臣由國會公舉,皇帝任命;其他國務大臣由總理大臣推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為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並各省行政長官;
九、總理大臣受國會彈劾時,非國會解散,即內閣辭職,但一次內閣不得為宣佈國會之解散;
十、陸海軍直接皇帝統率,但對內使用時應依國會議決之特別條件,此外不得調遣;
十一、不得以命令代法律,除緊急命令應特定條件外,以執行法律及法律所委任者為限;
十二、國際條約,非經國會議決不得締結,但媾和、宣戰不在國會開會期中者,由國會追認;
十三、官制官規,以法律定之;
十四、本年度預算,未經國會議決者,不得照前年度預算開支,又預算案內不得有既定之歲出,預算案外不得為非常財政之處分;
十五、皇室經費之制定及增減,由國會議決;
十六、皇室大典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十七、國務裁判機關,由兩院組織之;
十八、國會議決事項,由皇帝判布之;
十九、以上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各條,國會未開以前,資政院適用之。頃奉上諭:資政院奏,採用君主立憲主義,並先擬具重大信條十九條,繕單呈覽,懇請宣誓太廟,佈告臣民,以固邦本而維皇室一折,朕詳加披覽,均屬扼要,著即照准。一面擇期宣誓太廟,將重要信條立即頒佈,刊刻譽黃,宣示天下。將來該院草擬憲法,即以此為標準。欽此。合先電達,並希轉知各省軍隊。
資政院全體議員公叩。元。印。
張紹曾致軍諮府電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灤州
頃讀十二日上諭:另簡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組織完全內閣。所有大清帝國憲法交資政院起草,奏請裁奪等因。欽此。竊臣等所奏政綱,原系博采輿情,折衷學理,非此不足以收既去之人心,杜革命之口實。原奏總理大臣必由國會公舉,今親貴內閣雖已解散,大臣仍系敕任,並非民選;原奏憲法必由國會起草,今交資政院,為舊政府機關,不能代表全國。憲法仍系欽定,國民不得與聞。臣等原奏概歸無效。拜命之餘,不禁椎心飲泣。遙望東南,今日失一城,明日失一城,大好河山,所餘有幾?朝廷不欲救亡則已,如欲救亡,懇即明降諭旨,一面組織臨時政府,一面電飭停戰。不能召集國會,不能制定憲法,不能選舉總理大臣,根本問題不能解決,諸事皆屬空談。臣受國恩,故敢冒死言之,一俟事機稍定,即當負鉞以待罪國門也。
章遠采等函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北京
張統制鑒:理密。前日運抵灤州之軍火,知系次帥受袁宮保所托代為購辦。現在停戰之事,尚在籌擬辦法,前敵軍火需用孔殷,不宜稍有缺乏。我軍即使停戰,若彼黨仍堅持抗攻,危險實甚,且顯與我公殷殷希望停戰之本意反相背馳。現在大局指日可定,尤不宜拘拘以扣留軍火啟中外猜疑,致與大局有礙。務請速令前日扣留之軍火即日放運,是為至盼!章遠釆、耿駿。元。
吳祿貞電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石家莊
第二十鎮統制張鑒:憲密。卓見極是,停止南北戰爭非有實力不可,非一紙空文所能【辦】到。政見【同】公奏,諒不俟鄙人再贅也。元。
哈漢章電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北京
車站送張統制鑒:本日奉上諭:資政院奏,釆用君主立憲主義,並先擬具重大信條十九條,繕單呈覽,懇請宣誓太廟,佈告臣民,以固邦本而維皇室一折,朕詳加披覽,均屬扼要,著即照准;一面擇期宣誓太廟,將重要信條立即頒佈,刊刻譽黃,宣佈天下。將來該院草擬憲法,即以此為標準。欽此。我兄所請各條,均在此折內矣。特此奉達。漢章。覃。印。
(未完待續)
下一篇:辛亥灤洲兵諫函電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