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辛亥革命志士墓葬群(陳熙)

發佈時間:2023-05-10
 

轉發自:福州晚報(點我看原文

作者:陳熙


桐坡魯貽之墓

 

  李霖是福州辛亥革命志士李倬的幼子,2002年李霖在其所著《浪花》一書中回憶:「二舅曾經在討伐袁世凱時當過孫中山的秘書,和廖仲愷很要好。大表兄黃東諤和廖承志、孫科在上海辦了個洋行,籌畫募集華僑支援辛亥革命的捐款……蔣介石上臺後,二舅于四一二事件時保護了一些共產黨人。他不做什麼事了,只在福州營前鎮搞了個模範村,試驗他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構想,當然沒成功。他興辦過學堂,學生眾多,家鄉的人都很尊敬他,為他立了紀念碑。解放前在福州倉前山還建有魯貽圖書館。他於一九三七年找過周恩來,想幫著組織隊伍並上延安看看,卻因病死在武漢。父親這一年也在武漢病逝了,才五十歲。二舅的墓建在福州北門馬鞍,是受政府保護的。大舅、五姨、我的父母骨灰也和他們葬在一個墓地內,老人們仍聚在一起。」

 

  李倬是黃展雲的妹夫,上文中李霖筆下的二舅指黃展雲,大舅指黃翼雲。

 

  黃翼雲、黃展雲是嫡堂兄弟,都是家中獨子,沒有其他兄弟,兩人歲數相差不到四歲,從小「同臥起」,一同拜師學習,長大先後娶妻但並未分開居住,「兩兄弟情如同胞,兩家人親如一家」。在排行上,黃翼雲行一,黃展雲行二。黃翼雲有三個姐妹,黃展雲有兩個妹妹,李霖的母親即為黃采卿(秀雲),在姐妹中排行第四,上輩人都稱其為「四姑婆」。而「五姨」,正是黃展雲的小妹黃符卿。

 

  2022年3月18日,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根據黃翼雲、黃展雲後人的申請,將位於鼓樓區五鳳街道銅盤社區黃展雲墓增補為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點簡介記載:「黃展雲是孫中山黨務秘書及大元帥府秘書,辛亥革命先驅,是中國近代名人,對國家和鄉土都有過積極貢獻。黃展雲墓位於鼓樓區五鳳街道銅盤路馬鞍山大夫嶺,建於民國十年,坐北朝南,由墓埕、墓丘組成,為黃展雲及其堂兄黃桐坡的合葬墓。」相關檔並沒有指出在黃翼雲、黃展雲墓埕內還有兩台墓,即「李倬、黃采卿夫妻合葬墓」及「女史黃符卿墓」,目前這兩台墓均得以完好保留。而黃翼雲、黃展雲、李倬均為福州辛亥革命志士,這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福州辛亥革命志士墓葬群,理應得到更好的保護。

 

  黃翼雲(1872-1943),字大同,號桐坡。祖籍永泰白雲村,先輩遷入福州城內定居,生於福州三牧坊。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年)副榜舉人,日本明治大學師範科畢業(或早稻田大學師範),系黃展雲嫡堂兄。是辛亥革命志士搖籃——蒙學堂創始人之一,同盟會會員並參與福州光復起義,歷任全閩師範學堂教員(或監學)、福州中學堂校長、省立第二中學校長、福州協和大學國學教授、福建省教育廳廳長、福建修濬閩江總局局長、福建財政整理委員會委員,1930年起任福建省立圖書館館長。著有《閩縣林白水傳略》、譯著小說《後不如歸》及編著《福建省立圖書館概況》等。1943年黃翼雲逝於上海,安葬于萬國公墓。馬鞍山大夫嶺桐坡·魯貽墓屬其衣冠塚。

 

  黃展雲(1876-1938),字大梓、號魯貽,筆名魚頭。祖籍永泰白雲村,光緒元年生於福州三牧坊,清優貢、日本大學師範畢業(或早稻田大學師範)。是辛亥革命志士搖籃——蒙學堂的創始人之一,組織「勵志社」「益聞社」「十漢團」,創辦「漢族獨立會」,參與「南社」活動;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策劃、組織福州光復起義,福建光復後為首任教育部(司)長。

 

  黃展雲長期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民主革命,是其黨務秘書及大元帥府秘書,歷任共進會福建支部負責人、中華革命党福建支部長、中國國民黨福建支部長、福建民軍總指揮、福建鹽運使。為踐行三民主義,創建營前模範農村,宣揚鄉村自治。晚年在武漢通過外甥李庚(1949年前先後任中共長江局、南方局青年委員,負責全國學聯及全國青年救亡協會的領導工作,是青救會秘書長。1949年後任中國文聯副秘書長、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與周恩來取得聯繫,準備回福建組織抗日武裝力量。1938年7月16日病逝於漢口天主堂醫院,1948年8月29日經福建省政府舉行公葬儀式後安葬于馬鞍山大夫嶺桐坡魯貽墓內。

 

  李倬(1890-1938),字宿作,福建福州人,父親李壽田系福州船政前學堂學員。李倬1907年至1911年以官費生留學日本中央大學法律系,習員警專業,其間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娶黃展雲妹妹采卿為妻。1911年參與黃花崗起義、福州光復起義。福建成立臨時軍政府時任警務部部長,後改任法制局副局長。1938年初病逝於武漢。譯著有山田三良著《國際私法》,編著《員警實務綱要》等。

 

  黃采卿,字秀雲,1892年出生,1981年去世。1982年春,李庚、李霖等人將其父李倬遺像及母親采卿的骨灰盒合葬于馬鞍山大夫嶺桐坡魯貽墓園內。

 

  據民國《黃展雲先生事略》記載:1918年「總理由粵赴滬,公隨同到滬,日從而研究三民主義問題,總理以公妹符卿工楷書,以著作付與抄錄」。

 

  1918年「11月下旬,孫中山分函淩鉞、張學濟等,告以正以著述自娛,但堅持護法主張,信其必勝」。12月30日孫中山撰《孫文學說》成,倡「行易知難」說。中山先生在《孫文學說》序言中,回顧了革命歷程,並希望「建設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樂之國家,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者也」。而黃展雲的妹妹黃符卿工楷書,此時曾為孫中山抄錄《孫文學說》的書稿。民國十年,黃符卿病逝,黃翼雲、黃展雲在馬鞍山大夫嶺嶺頭購得墓地,先將黃符卿葬於此地,同時也為自己營造壽域,壽域石碑中間銘刻有「白雲」兩字,表達了他們不忘故鄉在永泰白雲的遊子情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