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也談環保!糧食危機怎麼辦?從「植樹節」看國父講造林。

發佈時間:2023-03-12
 

談到與環保有關的日子,除了「世界地球日」,我們還能聯想到一個重要的日子-植樹節。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事實上,每個國家的植樹節日期都因為各國國情、地理環境不同而有差異(例如美國在4月,埃及則在1月),有的甚至不是「植樹節」而是「植樹周」(例如加拿大)。至於我國,則是每年的3月12日,但是他也有一個今天年輕一代很少聽過的名字-「國父逝世紀念日」。為什麼一個人過世的日子會被政府訂定為植樹節呢?

 

「造林救國」

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方略中的實業計畫篇首中列出十項重點工程,其中第九項便是「於中國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至於為什麼「造林」這項工程如此重要,他在《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三講說:

"古時的水災為甚麼是很少呢?這個原因,就是由於古代有很多森林,現在人民採伐木料過多,採伐之後,又不行補種,所以森林便很少……山上沒有森林來吸收雨水和阻止雨水,山上的水便馬上流到河裏去,河水便馬上泛漲起來,即成水災。所以要防水災,種植森林是很有關係的,多種森林,便是防水災的治本方法。有了森林,遇到大雨的時候,林木的枝葉可以吸收空中的水,林木的根株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如果有極隆密的森林,便可以吸收很大量的水。這些大水,都是由森林蓄積起來,然後慢慢流到河中,不是馬上直接流到河中,便不至於成災。所以防水災的治本方法,還是森林。所以對於吃飯問題,要能夠防水災,便先要造森林,有了森林便可以免去全國的水禍。......

......水災之外,還有旱災,旱災問題是用甚麼方法解決呢?……治本方法也是種植森林。有了森林,天氣中的水量便可以調和,便可以常常下雨,旱災便可以減少。……所以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與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至於水旱兩災的治標方法,都是要用機器來抽水和建築高堤與浚深河道。這種治標與治本兩個方法能夠完全做到,水災天災可以免,那麼糧食之生產便不致有損失之患了。"

這篇在講的是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俗語說:「民以食為天」,顯然造林與糧食安全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經後世專家學者研究,造林、環境保護確實與農業糧食問題息息相關。

 

造林與糧食危機

造林有益於水土保持、調節氣候、美化環境、散發對人體有助益的芬多精與陰離子,同時還有攔蓄水源補充地下水、肥化土壤、以及防洪防旱的功能。尤其因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而導致的水災、旱災等往往是農民最頭痛的問題。若加上農業、森林又缺乏生物多樣性以抗衡氣候變遷,將很容易受病蟲害、天然災害或少數物種變化影響而使生態系統崩解,引發糧食危機,人類將失去賴以為生的健康自然生態。據綠色和平報導稱:「2020 年至 2022 年,世界各地高溫、洪水和乾旱等災情頻傳,包括東非乾旱、北美乾旱和熱浪、歐洲極端天氣、南亞和南美熱浪、澳洲水災等,嚴重損害全球糧食供應和儲備。這些因氣候變遷而引發或加劇的天氣事件,使全球糧食系統對俄烏戰爭等衝擊的抵禦能力降低,因此導致 2022 年初全球小麥儲量極低,加上地緣政治、經濟、自然等因素,使 2022 年全球糧食價格迅速飆漲,糧食供應短缺。」這更道出了綠化環境保護生態的重要性。

 

造林只要「種樹」就行了?

當然不是,雖說造林有益人類生存,但造林也絕非胡造亂造,否則有可能適得其反,對環境造成二度傷害。而且環保更不可能只靠造林,最重要的還是經濟減碳。關於我們是否能單靠種樹來解決氣候問題,世界知名環保社群平台1t.org表示No, absolutely not.(不,絕對不是。)

"不,絕對不是。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必須首先在工業和經濟活動的所有部門迅速而顯著地脫碳。
 
除此之外,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可以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重大貢獻。一棵成熟的樹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平均可捕獲 0.62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CO2e)。這相當於一輛汽車行駛 2400 公里的碳排放量。例如,在美國,森林和林產品目前每年捕獲和儲存美國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5%,研究表明,通過合理的林業實踐,這一數字可以翻倍。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非此即彼的情境。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需要使經濟脫碳,我們需要保護和恢復我們的森林。
 
此外,森林對於維持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絕對至關重要,這些服務正受到日益嚴重的自然損失的嚴重威脅。因此,無論它們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發揮什麼作用,都需要保護和恢復它們,以使我們走上對自然有利的軌道。"

 

結語

國父在民生主義中說:「古今人類的努力,都是求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人類求解決生存問題,才是社會進化的定律,才是歷史的重心」,不只人類需要求生存,萬物都需要求生存。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都在同一顆星球上,因此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還是如何與自然共存,而非只從人類的角度獨斷專行,對環境一味刻意地種植或破壞。

 

早在一百年前,國父就已經提出此般「造林救國」的主張,民國18年(1929年)國民政府農礦部呈請行政院,鑒於國父孫中山生前積極倡導國家造林運動以改善民生,因此,明訂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並在行政院院會中通過《植樹節舉行造林運動辦法》,通令全國實施。而今人類的糧食危機也在氣候變遷、新冠病毒、禽流感、俄烏戰火的多方煎熬下日益嚴峻。在缺蛋、缺水,糧食危機更劇的今日,國父為我們留下的「植樹節遺產」值得省思。

 

(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 青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