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句名言經常為人們所引用:「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追求世界和平的倡議者,也有暗地挑起戰爭的野心家。現代人面對各種即將爆發的戰爭危機,有人主張與其受辱,不如奮勇一戰,也有人主張無論如何,都應該主張和平,其中主和方往往會被批評成「賣國賊」,而主戰方也往往被批評成「戰爭狂」。可是我們回想85年前,祖輩們選擇了奮起抗戰,由此想來,難不成他們都是一群「戰爭狂」?我想不是的。
辛亥革命後,中國正如嬰兒嗷嗷待哺,等待革命黨人的建設,軍閥亂政卻接踵而來,好不容易才撐到北伐結束,終於可以休養生息,按國父的藍圖好好建設,誰還希望再挨一頓炮火?就算是日本侵占山東主權,中國人雖然滿腹憤恨,卻也是希望先以外交手段討回公道,而不是什麼都要靠「打」來解決。但是,眼看濟南慘案、九一八事變接踵而來,東三省已經全面淪陷,中國人民肚裡已經裝下十分怨氣,又豈能再容一分?
那當時因為簽下《塘沽協定》換取和平,而被罵為「賣國賊」的國民政府呢?本會名譽會長蔣中正先生,為復興中華,投身革命、率師北伐,好歹也是個軍人,軍人無法保衛國家之恥,怎不令他捶胸頓足?只是恨鐵不成鋼,當時的中國內憂未息,仍是弱國。若暴虎馮河、貿然開戰,等於是白白將中華民族的生命,送上大日本帝國的砧板,我華夏祖宗泉下有知,又豈止含淚喟嘆?所以,蔣先生才會一面堅持「安內攘外」,避免對日全面開戰,不惜引發民怨,卻又一面下令固守疆土,派出中央精銳87、88師馳援上海,支援十九路軍抗戰,每每在日記中寫上斗大的「雪恥」二字。這一切,都是在為中國爭取時間、空間...等一切將來對日全面抗戰的本錢。
可是,七七事變的爆發,意味著政府種種的努力,都無法阻擋侵略者的野心,此時全民的怒火也已飆至頂點,全面開戰勢在必行,再不開戰,民族之根、萬頃家土就只能拱手相讓──正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些事實都一再說明:華夏民性豈好戰哉?乃不得已也!眼見兵臨城下,《廬山宣言》又豈有不發的道理?於是,全中國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為了保衛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福祉,對日全面抗戰的號角終於吹響!雖然前四年國軍節節敗退,半壁江山淪於鐵蹄之下,但每城必守、每縣必守、每戰死守的抵抗,卻都把侵略者打得只能苦吃慘勝,此後還要為了支配那大片江山,負擔日日沉重的開銷。如此苦撐,結合國內外人士的不斷演講、捐款與周旋下,終於等到侵略者偷襲珍珠港的一天,促使美國宣布參戰,戰局才得以逆轉,最後以兩顆原子彈,迎來中國抗戰的勝利。
雖然贏得勝利,但背後的代價卻是交戰雙方無數家庭破碎,一切基礎設施被橫掃殆盡、民生凋敝,所以老子曾說:「殺人之衆,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又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果不其然,此後發生的禍亂──無論立場為何──對當時顛沛流離的人民來說,都稱得上是可怕的「凶年」。
在過去,一戰戰勝國對德國的清算,孕育了納粹德國這個法西斯怪物,此乃由恨生恨,是以痛苦製造更多痛苦。因此當時領導抗戰的蔣先生,才決定不與同盟國一同佔領日本,並讓兩百多萬日本軍民平安返日(除戰犯必須處決外)。而這項「以德報怨」的措施,讓日本能在戰後迅速恢復元氣,讓人民早日脫離戰後民生凋敝之苦,至今仍為日本人民所感念,打下了日後中日友好的基礎,此後的東亞也再無戰事,即便日本法西斯的殘餘至今仍在叫囂,卻再也沒能將日本國再次變成一頭法西斯怪物,荼毒生靈,可謂真正體現了「止戈為武」的精神。
民族情緒激昂起來,會使我們恨不得去消滅人家的民族,成為眾所撻伐的「戰爭狂」,而只為苟且偷生的委屈求全,會使我們伴隨著屈辱走向死亡,成為眾所撻伐的「賣國賊」──亦可謂賣國而自賊(殘害)也。抗戰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所換來珍貴的教訓與遺產,不是激昂的民族情緒,也不是苟且求和的心態,而是他們身為一個人──哪怕在軍人之前,只是一個普通人──所應有的惻隱之心與道德勇氣。唯有如此,當國難不幸再次當頭,我們的良心、祖宗的智慧才能引領我們走出風雨,以堂堂正正之人格,贏得世人的尊敬。
最後我們回顧,今日海峽兩岸之和平,乃是從昔日的劍拔弩張,到互相停火,開放通郵、通商、通航,實屬得來不易,對因為戰爭而漂泊孤島的「老遊子」們而言,他們終於能回家鄉與健在的親人團聚,看看自己熟悉的家國故土,實在令人欣慰。對已經遠離戰爭歲月的新生代來說,兩岸人民不但在密切的經貿合作下都雙雙獲益,也讓兩岸人民有透過遊戲、媒體與社群網路互相交流的機會,互相欣賞彼此的優點,求同存異。此外,追求和平、避免戰爭,也已在經年累月地交流下成為兩岸人民的最大共識。這些都是兩岸人──上從領導人,下到百姓,運用他們的智慧所攜手種得的碩果,其得來不易,以及維持兩岸和平的重要性,至此亦不言而喻。
戰爭總會遠去,但戰爭帶來的傷痛卻總難以平復;和平得來不易,卻是彈指就能消失。我想這正是為什麼,每逢九三軍人節,愛國人士到台灣的忠烈祠為抗戰烈士獻花時,現場氣氛總是如此莊嚴肅穆了。
(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 青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