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首義 熊一槍名留青史

發佈時間:2014-08-21
 
摘錄自:中國時報( 2011年04月18日,記者:王銘義/台北報導)

辛亥首義 熊一槍名留青史-中國時報 -2011-4-18

圖說:辛亥首義 熊一槍名留青史(中國時報)

 

「武昌起義成功,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功勞!我父親熊秉坤只是在歷史的關鍵 時刻,在推翻封建統治的革命歷程,起到關鍵作用,發揮歷史性的關鍵角色而已。兩岸對他的歷史評價都是高度認同的!」84歲的熊輝老先生在台北談起那場驚 濤駭浪的辛亥革命,總結一句話就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辛亥首義 熊一槍名留青史-中國時報 -2011-4-18

圖說:熊秉坤子熊輝及哲孫永鑄


熊秉坤之子熊輝與卅餘位「辛亥革命首義後裔」近日組團訪台,對熊秉坤的歷史功業,熊輝在受訪時強調,武昌首義成功,並非個人功勞,而有其主客觀的形勢。當時革命黨人早已在湖北新軍發展成員,又擁有軍械庫,加以他父親率領敢死隊奇襲,終能取得首義成功。

熊輝說,他父親早年被召募進入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期間,曾加入革命黨的秘密組織「日知會」、「共進會」,並擔任共進會在八營的代表。起義前夕,已發展會員兩百多人,並擔任工程營的革命黨總代表。

湖北新軍原是張之洞所創,不過,熊輝說,湖北新軍曾高達一萬六千餘人,其中,有大量的革命黨人,因此,新軍的設立等於幫清王朝敲響了「喪鐘」,也幫了革命黨大忙,武昌首義取得的槍械,更是促使革命成功的關鍵。

革命前夕,革命黨人舉行秘密會議,採納熊秉坤建議,由工程營佔領該營軍械庫,不過,10月10日,工程營的革命黨人接連出事,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人因事跡敗露遭到逮捕,熊輝說,他父親決定發動奇襲。

熊秉坤原定起義時機是當晚操課結束後,但因營區發生意外衝突,迫使起義行動提前。熊秉坤臨機應變,在巡查過程,對空連放三槍,隨即率領40位敢死隊佔領楚望台軍械庫,進攻督署,並表示:「我是革命黨總代表,我們要起義了!」攻下督署,武昌起義基本成功。

 民國成立後,熊秉坤曾獲授予陸軍少將銜,但在民國二年,因反對黎元洪與袁世凱勾結,遭到通緝逃亡各地。民國三年參加中華革命黨,同年秋回到湖北,被孫中山委為討袁鄂軍司令。

1949年,中共建政後,熊秉坤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委、大陸全國政協委員。1969年逝世,葬於武昌九峰山。

 1961年,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在大陸國慶宴會上,已成平民的「末代皇帝」溥儀得知熊秉坤出席,請示統戰部想見熊,經同意後,「末代皇帝」與「革命黨人」進行了歷史性會面。

在會面過程,溥儀走到熊秉坤面前,舉杯致意:「辛亥革命,你打響第一槍,可稱蓋世英雄,了不起!推翻封建統治,打倒我這個當年還是小孩子的皇帝,讓我能順應歷史潮流,改造為新人。為表達謝意,容我敬你一杯。」

 熊秉坤則回答:「我們過去是夙敵,你是皇帝,我是亂民;今天是共產黨領導,冤家路寬,大家擇善而從,成了朋友,都做了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