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陳惠敏挖墓穴 關公骨灰塑像顯神蹟

發佈時間:2014-08-17
 
【2012年04月06日,報導/劉建宏 攝影/楊彩成、施岳呈】

洪門的精神講究忠孝節義,各山頭堂口,必定供奉關公神像,每尊關公神像的造型不一,大小不同。洪門最大山頭五聖山所供奉的關公,更是絕無僅有,因為這尊關公是由關公的骨灰塑造而成,號稱「身首魂合一關帝聖像」,多年前輾轉從大陸、香港再來到台灣,幕後的推手是香港影壇大哥陳惠敏。

3月25日晚上,洪門五聖山山主李存果在台北彭園會館娶媳婦,婚禮喜宴上,黨、政、軍、商以及全球各路江湖豪傑、洪門昆仲,冠蓋雲集,場面好不熱鬧。

這場婚宴,來了一位特別嘉賓,就是香港洪門洪發山的陳惠敏,他的另外一個身分,是香港影壇大哥。常看電影的影迷對他並不陌生,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再怎麼有名的天王,在電影情節裡,都曾經當過他的小弟;現實生活中,他也是輩分崇高的大哥級人物。

去年,李存果接五聖山山主一職,陳惠敏特別趕來參加,他說,「我們有幾十年的交情,非來不可。」當時,在五聖山堂口,二人一起燒香拜關公,看到供奉的那尊關公神像,不禁會心一笑。這次在婚宴上,二人又提起關公的故事。


頭定洛陽身困當陽


陳惠敏說,他年少時闖蕩江湖,兄弟都講一個「義」字,當然要拜關公;後來他去當警察,不管是香港警察還是台灣警察,大家也要拜關公;等到他加入洪門洪發山,洪門也拜關公。「我的一生,都跟關公有緣。」因為這個緣分,後來他當上了香港關公協會的會長。  「大概是2000年,大陸的關公總會跟我聯繫,他們希望能結合香港、台灣以及華人社會的關公信徒,共同成立一個全球性信奉關公的團體,推廣關公文化。我聽了之後,當然舉雙手贊成。後來,湖北省當陽市、河南省洛陽市、山西省運城市,一起舉辦了關公文化節,我也應邀參加。」

 

為什麼會是由湖北省當陽市、河南省洛陽市、山西省運城市這三個省市一起舉辦關公文化節呢?陳惠敏解釋,原來這三個省市,都跟關公有關。

 

陳惠敏表示,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關公在大意失荊州之後,慘遭孫權斬首。孫權把關公的頭顱送給曹操,曹操識破孫權想要嫁禍於他的奸計,遂找了一塊成分極佳的沈香,雕刻關公的身軀,以王侯之禮,將關公葬在洛陽關林。孫權則是把關公的身體,埋於當陽關陵。

 

這就是民間常說的關公「頭定洛陽,身困當陽」。關公的家鄉則在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這裡有一座關帝廟,規模之大,堪稱全中國關帝廟之最。陳惠敏表示,一般說的中國三大關帝廟,就是指這三個地方;如果是說四大,便再加上荊州的關帝廟,它就蓋在以前關公駐守荊州的府邸。 既然要辦關公文化節,自然得有一些特殊的關公文物才行。陳惠敏透露,當時,有人提議做關公神像,但一定要與眾不同。最後的結論,就是開挖關公的墳墓,以關公的骨灰來塑造關公神像! 他們先去當陽關陵,開挖關公的墳墓。陳惠敏說,開挖之前,當然是有得到國務院以及省市政府的同意,開挖當天,當陽市還特別放假一天!「挖出來的骨頭,仔細去看,真的是看不到頭顱的部分;後來再去洛陽關林挖,恰恰相反,只有身體。一切就跟民間傳說的一模一樣,我們都很驚訝。」

 

文武聖像高度不同

 

如果光是關公的骨灰,要做關公神像,當然不夠用。於是,他們先後在當陽關陵和洛陽關林,從關公的墳墓周遭,各挖取了九十九公斤所謂的聖土,又跑去解州關帝廟,把大殿的香爐灰全部拿來,混合在一起,做成了990個關公神像。

 

「這個關公神像,造型有文關公和武關公二種,高度也各不同。由於是把關公的骨灰、掩埋關公軀體的聖土,還有信徒虔心祭拜關公的香灰,全部融合在一起,塑造而成,特別靈驗,我們就取名為『身首魂合一關帝聖像』。」 開光當天,陳惠敏和日本山口組的老大、韓國社團的金大哥等人,都是座上佳賓,台灣也有二十多人參加。陳惠敏表示,由於關公的信徒眾多,大家都想拿到這尊獨一無二的關公神像,最後才決定,捐款30萬元港幣的信徒,就可以請回一尊關公神像。 「透過我安排的,香港有五個人請回關公神像,一位是大律師,其他都是各幫會的老大,澳門也有五個。台灣有二個,一個是給李存果大哥,一個是給竹聯幫天龍堂堂主陳尉民。另外,據我所知,日本也有二尊關公神像。其他應該都留在大陸比較多吧。」

 

2003年5月,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會長雷震寰、美國紐約關帝廟主席馮德鑫,也共同捐了一尊「身首魂合一關帝聖像」給荊州關帝廟,如今安奉在荊州關帝廟大殿和結義樓之間的通道上。 陳惠敏自己家中的那尊關公神像,屬於文關公,高四尺。「李存果大哥接任山主,他說我這個關公比較大,擺在堂口很有氣勢,要跟我換。5月,我將應邀來參加馬英九總統的就職典禮,應該就會把文關公帶來。」 「我們江湖人,為求平安,大家很相信關公,就跟台灣人很信媽祖一樣。我在演藝圈闖蕩42年,一直很順遂,我深信這都是關公的護佑,讓我發達,也讓我賺大錢。」

 

凝聚向心力現神蹟

 

李存果把陳惠敏送的關公神像,供奉在五聖山堂口裡。但這尊關公神像,卻也是費盡一番工夫才來到他手上。李存果和陳惠敏認識數十年,二人除了是洪門昆仲之外,當初日本的世界安清總會總會長松本州弘,找了18位義氣相投的人結拜,稱為「義盟」。松本州弘排行老大,李存果排第五,陳惠敏則是排行第七。

 

好幾年前,陳惠敏跑去找李存果,說是要合作開挖關公的墳墓,準備做關公神像。李存果覺得主意很好,也答應了,孰料陳惠敏卻沒了消息。  過了幾年,李存果去了大陸一趟,這才發現,關公神像竟然已經做好了。他趕緊聯絡陳惠敏,問是怎麼一回事?陳惠敏告訴他,本來也有做了一尊關公神像要給他,結果被別人拿走了,後來,陳惠敏遂把自己的關公神像給他。

 

李存果說,每一尊關公神像,都有編號、署名,也有證書,「所以你看,我現在這尊關公神像,背面寫的就是陳惠敏的名字。其實,他本來是要給我文關公,被人拿走後,只能給我武關公。現在,我又要跟他換他家那尊文關公。」 自從這尊摻有關公血肉的「身首魂合一關帝聖像」,供奉在台北市復興北路五聖山堂口之後,冥冥之中也出現很多神蹟。李存果透露,以五聖山本身來說,關公一來,整個向心力都凝聚了,如今五聖山已經成為洪門聲勢最為強盛的山頭。 連管區警察也私下告訴李存果,以前附近是各幫各派聚集地,賭場、應召站不勝枚數,不知怎麼搞的,關公一來,治安變好了,什麼牛頭馬面也都不見了。甚至有一次,發現有宵小驚慌失措、連滾帶爬地從五聖山跑了出來。原來,這名小偷忙著翻箱倒櫃之際,猛一抬頭,赫然看到關公手持青龍偃月刀坐在沙發上,怒視著他,把他嚇得屁滾尿流,直說是關公顯聖。

 

許多身體不好的民眾,也會經由熟人介紹,到五聖山來拜關公,祈求身體健康。「我相信關公有保佑,我才能繼續活下去。」一位罹患腎臟癌的老太太,割了一顆腎,也做化療,醫生卻告訴她只剩二個月的性命。她去五聖山拜完關公,如今已經三個月了,她卻依舊活繃亂跳,甚至還去韓國、越南玩了一趟回來。

 

五聖山 洪門最強勢山頭

 

五聖山太保向榕錚,前幾年才從國防部法制司中將司長一職退休,隨即擔任國軍官兵暨家屬扶助基金會董事長、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理事長。他的父親,就是開創五聖山的向松坡將軍。

 

向榕錚表示,他的父親參加過辛亥革命,又曾在國父身邊擔任過貼身護衛,討袁、北伐、抗戰,無役不與,輩分相當崇高。「民國21年,我父親邀集關仁甫、李福林、明德、張子廉,分任仁文堂、義衡堂、禮德堂、智松糖、信廉堂堂主,在上海成立五聖山。」 比較特別的是,由於5位堂主均為當時俊傑,聲望崇隆,因而五聖山不設山主,一切重大事項均由5位堂主於五倫堂公決後執行。「抗戰勝利,我父親回到上海,由於有幾位堂主已經為國捐軀,我父親重組五堂,也被公推為山主,對外代表五聖山,但重大事務仍在五倫堂商議決定。」 向榕錚又說,隨著時代動盪,向松坡輾轉到了香港、澳門,五聖山聲勢壯大。後來是胡宗南將軍到香港,將他父親接回台灣。民國63年,向松坡病逝,蔣中正總統親題「志業永昭」輓聯致哀。出殯之日,首義同志、親朋好友、舊屬門生、國外來賓,致祭者近千人,場面備極哀榮。

 

五聖山發展迄今,已經成為洪門最大山頭。本是智松總堂總堂主的李存果,經仁文總堂總堂主萬少林大哥、義衡總堂總堂主王國雄大哥、禮德總堂總堂主黃皆得大哥共推,在去年11月5日成為五聖山新山主。

 

日本皇族慕名而來

 

日本梨本宮(舊皇族)家六代目祭祀繼承、一般財團法人梨本宮記念財團代表理事梨本隆夫,日前也是慕名而來,前往五聖山祭拜關公。

 

梨本隆夫透露,他的家族是明治天皇生母家「中山家」,先祖跟國父交情很好。當年國父在日本,就是寄名在中山家當養子,也有了日本名字中山樵,後來才會取名孫中山。

 

由於國父跟洪門有很大的淵源,梨本隆夫也相當崇拜洪門的忠孝節義。他和世界安清總會總會長松本州弘正在籌組亞細亞洪門協會,希望結合整個亞洲,包含台灣、大陸、日本、韓國、香港以及東南亞的洪門組織,努力促進亞洲民族的團結與和平發展。  目前,梨本隆夫也在東京的千鳥淵墓苑找了一處5,000坪的地點,供奉二次大戰在海外陣亡的日本官兵遺骸,如今已有35萬個遺骸放在裡頭。他說,日本應以真摯的態度,對待台灣、大陸、韓國等國家,在化解過去的因緣、懺悔、贖罪等基本理念的指導下,致力於修復國與國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