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國光

生於一八八四年~逝世於一九六九年
戎幕長才賀國光先生 字元靖,湖北蒲圻人
內容簡述

戎幕長才賀國光(1884-1969)

賀國光先生字元靖,湖北蒲圻人,生於一八八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幼在鄉就蒙,培養國學基礎,復因足智多謀,熟諳大軍作戰的參謀業務,甚受蔣中正先生倚重,數度委以參謀長的重任,所以有戌幕長才的稱號。十六歲時由湖北到上海,入上海廣方言館,同學有鄒魯、張嘉森(君勱)、陳大齊等,都是一時俊傑,該館除教授英日法文外,尚教數學等新學課程。先生革命思想受鄒容等啟迪甚深,但他認為在列強環視的當今,報國必須習軍事,便返回武昌投考陸軍學堂,但因忽然染病致錯過考試日期。十九歲時隨父親鏡泉公往游四川,次年適四川陸軍速成學堂招生,前往投考,幸獲錄取,同學有劉湘、楊森、唐式遵、王贊緒等日後省政要員;肄業三年,畢業再升該校高級班深造半年,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排長,負責學生教育工作,時年為二十三歲。

一九一一年四川鐵路風潮,先生目睹請願民眾被軍警槍殺,率衛生隊前往搶救被槍傷民眾,更憤滿人的專橫殘酷,乃暗中與革命同志季雨霖、向岩等運動川軍,響應武昌首義。民國元年,先生自川返鄂,任湖北陸軍第四旅七團營附,二年冬,入陸軍大學第四期,五年十二月畢業,分發湖北陸軍第二旅營長,後晉升團附、團長、旅長、第一師師長等職,駐地遍及漢江一帶,對於整頓部隊及綏靖地方,都有功績。十五年升任第十五軍軍長,兼開封警備司令,受吳佩孚指揮。中央北伐,乃通電響應接受蔣總司令指揮,所部編入革命軍行列,為新編第四軍,先生仍任軍長。十六年春率軍北上與奉軍激戰,雖告勝利,為國民革命軍北伐打開北上的大門,徹底轉移了中原的局勢,但所部傷亡太大,十六年秋率部返鄂整理,決心將部隊交由中央指揮,宣言不再帶兵,旋任軍事委員會陸軍處處長兼武漢衛戌副司令,後得何應欽推荐,受知於蔣總司令,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十八年三月蔣總司令西征,亦隨行任參謀長。二十年二月中央為在江西與共軍作戰,設總司令南昌行營,并代行總司令職務,先生又被任為參謀長;二十四年授陸軍中將,任參謀團主任,率該團入川,負責協調川康諸將領,希望達成川康政治中央化、軍隊國家化的目的,因與川康將領或為同學,或為舊部,幾經波折,終使川康各將領團結一致擁護中央。抗戰期間,川康子弟踴躍赴戰,川康成為堅實的大後方,這些都是先生的功勞。三十五年二月調任為西昌行轅主任,三十八年任為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西昌警備總司令,時局勢己告危殆,蔣中正先生以國民黨總裁身分在重慶召見,先生臨別向總裁報告:「余一生行事,一、臨危受受命,決不苟辭,總是冒險犯難,完成任務。二、盡忠職守,勇於負責,埋頭苦幹,不作宣傳。三、處事外柔內剛,大事抓緊,小事放鬆。四、事上忠實,待人誠懇,以勤補拙,以檢養廉。」并表明:「此次回防,守土有責,不成功即成仁,今當訣別,望領袖保重」。三十八年十二月,局勢益形嚴峻,政府發表為西康省政府主席,以少數疲憊之兵,擋中共三個軍的絕對優勢兵力,死守陣地達三個月之久,中共入城之日,政府派軍機搶救出險,經海南島來臺。

先生來臺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臺灣土地銀行常任監察人。閒時練字自娛,登門求字者都能如願,舊屬羅杰曾詢先生:「於治軍綰政時從不為人書寫,就算親戚當面懇求,也必婉謝,而今何以來者不拒?」先生笑說:「往日求字者不過要我姓名三個字而己,并非真懂書法,現今無官一身輕,何妨以此自娛,藉供同好,何樂不為」;而每當歲時伏臘,先生常邀舊部到他寓所聚餐同樂,如同家人。

五十八年四月,先生因急症送臺北榮民總醫院救治,斯時已不能言語,到同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壽八十五歲。(向榕錚)

參考資料:

「賀國光八十自述」,賀國光,《湖北文獻》第六期、第八期。

「我所認識的賀元靖先生」,萬耀煌,《湖北文獻》第十二期。

「我所體認之賀元公」,羅傑,《湖北文獻》第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