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武

生於一八九二年~逝世於一九六四年
曹振武先生字士潔,別名曲旦,湖北京山人
內容簡述

幼年從軍曹振武(1892-1964)

 

曹振武先生字士潔,別名曲旦,湖北京山人,生於一八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父親汝騎公早逝,與弟曹勗賴寡母王太夫人撫養成人,幼從天門廩生李長齡先生就讀,因李為革命黨人,先生受他的教導,早萌救國救民大志。族兄曹進擔任黎元洪所率卄一混成協管帶(營長),因而先生十二歲時就隨其前往武昌入營隨讀,後得李師引荐,得識劉靜庵、曹亞伯、張難先、胡瑛、蔣翊武、耿伯釗、王憲章、蔡濟民等革命先進,並追隨學習,經介紹加入日知會。一九○八年先生年十六歲,即已正式為四十一標列兵,是年二月,與黃申薌、郭撫宏、王守愚、廖湘芸、詹大悲等,和在漢陽獄中的李亞東商量,籌設湖北軍隊同盟會,表示贊同者有四百多人,於是在當年的六月廿八日,假洪山羅祠開成立大會,由秦炳鈞擔任主席,他們記取日知會的失敗,所以不訂章程,這是湖北革命運動,進由軍界自組團體的開始。當時先生與黃濮清二人,由於年齡都不到十八歲,但對交付的任務都努力達成,同志多稱他倆人為「小天使」,六個月後,軍隊同盟會又改組為群治學社,再又改為文學社;後來曹進調往南京任職,先生也隨同前往。

 

一九一○年先生入江蘇講武堂步科第一期肄業,次年六月畢業,十月聞悉武昌起義,立即趕回武昌,派為鄂軍都督府參議,負責草擬作戰計劃並往前線督戰;首義任務完成後,在民國二年四月間文學社舉行最後一次大會,議決現在社員全體加入同盟會,於是湖北同盟支部以王憲章為副部長,楊玉鵬、王守愚、黃家麟、陳三策及先生為幹事,辦理文學社社員合併社務。

 

民國二年七月先生參加湖口討袁之役,失敗後逃亡上海,化名曲旦,潛居上海法租界內,情勢雖然險惡,但先生並未懷憂喪志,仍積極從事秘密反袁工作,並設法資助革命烈士蔣翊武、曹進等十多位同志遺屬的生活,致為袁世凱忌恨,必欲除之而後快,其間黎元洪曾派人帶信告知,願資助先生前往日本留學,以免遭袁氏毒手,先生以革今任務尚未完成,且救助同志也是職責所在,婉拒黎氏好意。由於先生活動積極,終在民國三年十一月,被叛黨同志劉某出賣,將先生行蹤密告袁氏爪牙馮某,致在上海法國公園被捕,押解到蘇州審訊,因在先生身上搜出當票十多張,都是先生及同志將財物首飾典當後,用來從事反袁活動及救助烈土遺族之用,遭以匪徒定罪,判處無期徙刑,後減為有期徒刑十五年。先生繫獄八年,受盡折磨,直到民國十一年,才由孫中山及何成濬先生營救出險,前往廣州追隨孫中山。以後在東征、北伐、抗戰諸戰役中,先生無役不與,先後曾任前敵總指揮部警衛隊長、參謀、砲兵營上校營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特派湖北先遣第一路少將司令、第九軍少將副官長、少將騎兵團團長、軍法執行總監部中將督察官、軍委會中將參議等職。

 

民國三十六年國家實施憲政,先生返鄉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三十七年赴南京參加國民大會,制定憲法,選舉正副總統,圓滿完成任務後,前往廣州衛戍司令部任職。三十八年經香港來臺,繼續執行國民大會代表職權。先生急公好義,精於國術,因而體格魁梧,甚且威儀,五十三年雙十節前夕,先生參加首義老同志在善導寺聚餐時,談笑風生,興緻極高;不意未幾,竟於十月十九日遽然去世,享壽七十三歲,實在令人痛惜。

 

民國十三年先生在廣州時,與番禺譚女士佩華結婚,夫人為一婦產科醫生,四十年來歷經戰亂,夫妻同甘共苦、不離不棄;育有五子四女,長子育東,陸軍官校二十一期砲科畢業,曾選送美國習飛彈,精研電子科技,曾任飛彈營長、三軍大學電腦中心主任、陸軍總部計劃署少將署長,退役後赴美經商,頗有成就;三子育西,為遠洋海員;五子育萬,習財務,服務軍中;長女雙儀,適邵,夫婿即為首義元老邵百昌長公子,革命同志結為兒女親家,殊為難得;次女坤儀,適汪,夫婿為汪希苓,海軍官校畢業,曾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中將局長;先生胞弟曹晟,陸軍官校二期畢業,亦歷任軍中要職,官至陸軍中將,三十八年在成都與共軍作戰,兵敗被俘後不屈而死。(向榕錚)

 

參考資料:

《湖北旅臺人物誌》第一集,湖北同鄉會印行,77.02.15

「大兵革命黨人曹振武先生事略」,《湖北文獻》第四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