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鴻

生於:1882,逝於:1973
李基鴻先生字子寬,法名了空,湖北應城縣人,生於公元1882年8月29日。
內容簡述

佛門弟子 李基鴻

 

李基鴻先生字子寬,法名了空,湖北應城縣人,生於公元1882年8月29日。因伯父無子嗣,幼年 即過繼予伯父。世代書香,為鄉里推重,先生10歲依生父 背誦四書五經,13歲生父逝世,乃從叔 祖世潘公習科舉文藝,研讀經史百家書,家人本望其 應試求取功名,惟因光緒廢科舉,只得於21歲時考選赴日留學,入日本法政學校學習法律、政治、經濟,期間經田桐、魯魚兩先生介紹,加入同盟會,旋又加入在日本之共進會,主持人為張百祥。

24歲畢業返國,入湖北存古學堂以掩護身分,便於從事革命工作,此時武漢革命思潮風起雲湧,先生與武昌胭脂巷革命秘密機關取得連絡,與胡祖舜、楊時傑、李春萱等運動學生與士兵入會加盟;辛亥年春,與友人遊洪山,眼見大好河山被清廷敗壞如此,一時激動,作春遊洪山詩一首,中有:「登臨縱覽天與地,河山不改亦不易,嶺南漠北變風雲,自古英雄造時勢,何人推倒黃鶴樓,何人掀翻鸚鵡洲,拔刀砍斷長江水,要使長江水倒流」之句,充分流露革命反清思想,在當時可謂十足反詩,依法可問斬,所幸學堂堂長(即校長)愛惜青年,召見先生命將詩自行焚燬,並勸其自動退學,遠走他地以保全性命。

先生離鄂後奉組織命前往南洋,與華僑同志許雪秋、陳楚楠、徐瑞霖、莊嘯國、蔣報和、何劍非諸人連繫,先在星加坡任機關部書記,後又到泗水任《華文新報》編輯,得知武昌首義消息後,立即趕返武昌,任都督府參議,負責處理都督有關文書,時漢陽業己失守,清軍馮國璋所率砲兵日夜轟擊武昌,人心惶惶,都督黎元洪為安全起見避走洪山,命先生隨行,留戰時總司令蔣翊武及旅長黃申薌留城維持秩序,後萬耀煌追來,力陳利害,勸都督返回武昌,先生亦加勸說,黎終決定返回武昌,直至停戰議和。

民國成立後,先生曾任中國國民黨交際幹事,民國3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海上通訊社編輯,第二軍部秘書,廣東省財政廳長兼籌餉總局總局長,後又任北伐軍財務委員會秘書長,南京特別市財政局長,湖北、河南等省財政廳長,財政部裁釐辦公廳主任,復任全國禁煙委員會處長、秘書長、督察處總監察,廣東禁煙特派員,國防最高委員會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政務處副主任。35年抗日戰爭勝利,蒙家鄉父老推崇,於應城當選為區域國民大會代表。

綜先生一生,二次孫中山遊歷、二次偉人遇難,先生均隨侍左右。先生在〈我參加辛亥革命前後經歷之事實〉一文述及:

「民國1年2月,孫中山將大總統職位讓與袁世凱後,黎都督派田桐與我,赴滬歡迎孫總理中山先生蒞鄂,乘聯鯨兵艦,隨行來鄂者,胡漢民、汪兆銘、廖仲凱、景耀月、彭青城、章士釗、及其夫人吳弱男,總理秘書宋藹齡,總理的男女公子孫科兄妹,孫總理抵鄂時,武漢兩岸江邊,人為之滿,真是萬人空巷,無不欲見偉大人物的豐采。在都督府大禮堂歡宴時,黎都督不善演詞,短短的幾句,即高呼孫中山先生萬歲。宴後,鋪中國大地圖於廳上,孫總理向黎都督指點全國鐵路計畫圖,次日同盟會鄂支部,歡迎孫總理,留有照片,今日陳列於孫中山史蹟館者,是我送中央複製品。」

「壬子年夏,我應田桐之邀,赴北京任《國光新聞》總編輯,秋9月,孫總理北遊,袁政府隆重禮待,梁士詒照料尤殷,孫總理在湖廣會館,織雲公所等處演講,皆我記錄,刊載於國光新聞、國風、民主、亞東新聞各報,孫總理乘專車赴南口,至昌平州十三陵遊覽,並登萬里長城,著人取長城甎一塊,攜回紀念,居覺生先生等隨往。」

至於偉人兩次蒙難,一次是陳炯明叛變,先生時任粵軍第二軍軍部秘書,兼粵漢鐵路總局監督,留駐廣州,先生得知孫中山被困永豐艦後,立即冒險登艦進謁,並與居正、石瑛、陳中孚等在沙面策應。兵艦所需燃煤及一切用品,都由先生與日人田中正雄冒險運送,歷時五十餘日。第二次則是民國25年,蔣委員長蒞臨西安巡視,先生時任禁煙總監察,因有公務前往西安向委員長請示,適逢西安事變發生,先生也被困危城,隨侍蔣先生左右,直到脫險。

先生一生負責黨國財務,然其從未因職務之便,營私謀利,反一心向佛,不染塵埃;在大陸時期擔任漢口佛教正信會會長,長達15年之久,護持太虛、章嘉兩大師。整理佛教事務,更是全心投入,不遺餘力。來臺後痛惜善導古寺為政府單位佔用,人車混雜,全無佛寺莊嚴,乃運用其私人影響力,向有關單位力爭,終使政府機關撤出,還佛寺清淨面貌。先生除宏揚佛法外,終日蟄居善導寺,虔誠修持,對於華嚴、般若、法華、圓覺、楞嚴、淨土諸經及智度論等,莫不至誠誦唸,博覽群著,深入經典,編為「聖揆錄」鉅著,達三十萬言,刊行於世,誠足昌明佛理,教化眾生。而先生多年茹素,身體本極健康,不意在62年93歲壽誕前夕,忽因肚痛,入院檢查,旋以肺炎病情轉劇,於9月7日逝世。

先生有子6人、女4人,長子鎮遠、次子猷遠、三子光遠、六子天雄,均留大陸未來臺灣,四子天培、五子善培則在美國大學任教,而四女秋瑜、秋瑛、秋壁、瑞華均己出閣,且留居大陸;彼等均能克紹其裘,光大先人遺志。(向榕錚)

參考資料:

  • 「李基鴻先生事略」  《湖北文獻》第二十九期62.10.10
  • 「我參加辛亥革命前後經歷之事實」 李基鴻《中央日報》5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