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屏障 朱紹良
朱紹良先生原名寶瑛,字一民,因慕漢張良,更名紹良,江蘇武進人。因父親 擔任福建南臺海防同知,清光緒17年9月11日生於福建福州。16歲入竟成小 學肄業,次年入福建陸軍小學。宣統元(1909)年, 考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翌年畢業,東渡日本,入振武學校,同年於東京因受孫中山先生感召,入同盟會;聞知武昌起義,立即回國參加革命陣營,參與陽夏戰役,漢陽失守後,隨黃興赴上海。
民國1年任滬軍都督府參謀,同年冬,返褔建任褔建陸軍小學教官。民國2年,參加二次革命失敗,重回日本,入日本士官學校第十一期砲科,民國6年畢業返國,參加護國之役,先後任黔軍團長、參謀長、代理總司令等職。12年追隨孫中山南下廣州,任大元帥府大本營高級參謀。15年蔣總司令率軍北伐,先生任第十師參謀長,參與汀泗橋、賀勝橋之役,十六年2月,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武昌行營參謀長,5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
17年2月,出任軍事委員會軍政廳長兼辦公廳主任,並當選為軍事委員會委員,9月調任第八師師長。18年李宗仁公開反蔣,奉派為第二軍軍長,參加西征武漢之役,同年9月,張發奎又通電反對中央,先生升任第六路軍總指揮,率部平亂,以後先生迭任總指揮職,轉戰四方,一度任甘肅省省主席兼民政廳長。蔣委員長在西安蒙難時,先生隨侍左右。
26年抗日戰起,先生任軍事委員會管理部長,淞滬戰起,調任中央軍總司令兼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同年11月,日軍進軍綏遠,西北告急,先生臨危受命,奉調第八戰區副司令官兼甘肅省政府主席,負責西北軍事,28年升任該戰區司令官,次年指揮所部贏得綏西大捷。31年俄侵新疆,先生代表政府與盛世才談判,促使蘇俄勢力退出新疆,使中央統治權達於該地;33年伊犁事變,危及迪化,幸先生固守得全。
抗戰勝利,先生因戰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36年任重慶行營主任,38年調褔州綏靖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層峰意在先生能固守福建,以為臺海屏障,惜大局惡化,非人力所能挽回,先生於同年8月18日回臺,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後改聘為國策顧問。52年2月25日因腦溢血病逝臺北,享年73歲。
參考資料:
《中國戰史大辭典(人物之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 81.06.30
《民國人物小傳》,陳哲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