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道

生於:1895,逝於:1958
潘正道,字孝候,湖北黃陂人,一九○三年入湖北武普通中學堂,旋轉保定陸軍速成學校,後任職騎兵邊衛軍,遠赴邊境,駐防蒙古,武昌起義時回鄂。
內容簡述

鄂西猛將 潘正道

 

潘正道,字孝候,湖北黃陂人,一九○三年入湖北武普通中學堂,旋轉保定陸軍速成學校,後任職騎兵邊衛軍,遠赴邊境,駐防蒙古,武昌起義時回鄂。辛亥革命爆發,漢陽失守,黎元洪與三十餘人召開會議,決定組織隊伍,謀取收復一事。適潘正道拜謁黎元洪,黎元洪遂派潘正道招募組織軍隊反攻,並撥發步槍二百支、錢三仟串。潘正道會同徐鎮坤、潘康等人,召集各方志士、舊日袍澤,與由清軍反正來歸的鄂籍軍官,編成作戰隊伍,名為「奮勇軍」,由青山渡江,經倉子埠進入黃陂,活動於長軒嶺、河口一線,伺機北上攻占羅山,奇襲敵後,牽制黃陂清軍。其中潘正道引二百人為前鋒,以多勝少,徑取河南羅山,羅山獨立,重創清軍,降敵約一團,使武昌危而復安。南北議和後,潘正道於武昌南湖預備學校任連長。

 

隨後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倒行逆施,專制獨裁,潘正道悲慟不已,多次參與倒討袁鬥爭:民國二年七月,李烈鈞於江西湖口興師討袁,潘正道積極相應;四年,又同田桐、蔡濟民策劃討袁軍事活動。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後張勳復辟時,潘正道深以為恥,不願同流合污,辭官歸去。

 

軍閥王占元任湖北督軍期間,橫征暴斂、剋扣軍餉,民怨沸騰,多次引起兵變。十年後,湖北省自治運動漸進高漲,湖北省籍國民黨人李書城、蔣作賓等人,主張「廢督去兵」,矛頭直指王占元。李書城等人雖主張武力驅逐王占元,無奈手中無軍事力量,遂主張聯絡廣州孫中山及其領導的革命政府。此時孫中山剛就任非常大總統,正謀拓展,積極相應湖北請求,立即派何成濬、蔣作賓等人赴湖南請兵,潘正道自荐赴四川,欲利用舊誼游說劉湘相助,劉湘權衡利弊決定出戰。孫中山命劉湘為四川總司令,管理全省軍務兼四川省省長,潘正道為鄂西總司令。與潘正道商量,乃聯袂給董必武寫信邀其加盟。

 

民國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劉湘就任「川軍援鄂總司令」,調兵兩萬向湖北進攻,史稱「川軍援鄂」,川鄂戰爭爆發。鄂西軍協同援鄂川軍主力相繼掃清宜昌外圍之敵,占領平善壩、南津關、西寶塔、雞冠山等雄關要隘,兵臨宜昌城下。鄂西軍司令部由南沱向前移至三游洞,董必武協助潘正道坐鎮指揮,潘康時、詹大悲則輪番赴火線督戰。

 

民國十年九月二日,鄂西軍、川軍開始進攻宜昌城,炮火猛烈,殺聲震天,王占元率部固守數日,死傷慘重。潘正道、董必武、劉伯承、張沖率領各部以猛烈砲火掩護,組織敢死隊攻城,幾近攻克宜昌。潘正道和鄂西軍的英勇表現,得到孫中山的表彰,九月七日孫先生特發嘉獎電表彰「潘正道總司令仗義興師,略地得城。該部將士,為國勤勞」。怎奈戰爭關鍵時刻,吳佩孚坐收漁利,出兵援助王占元,以騎兵攻占南岸,以重砲擊潘正道的三游洞司令部,水路並進。鄂西軍和援鄂川軍孤立無援、彈盡糧絕,又遭強敵,轉勝為敗,拼死激戰至二十五日,被迫全線放棄陣地後撤,經巴東退至施南。川鄂一戰十分激烈,潘康時曾追憶道「血戰約十餘日,屢進屢退,旋仆旋起,血肉狼藉」。為表彰潘正道在湘軍援鄂中的貢獻,民國十一年黎元洪授特頒三等文虎勳章。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潘正道臨危受命,出任黃陂縣縣長,十月日軍占領黃陂縣縣城,縣政府不得輾轉研子崗余家灣、石門黃門沖等處,十二月又遭偽軍襲擊,縣政府無奈解體,潘正道去職。

 

值得一提的是,潘正道雖為國民黨,但從沒秉持政黨意識形態之見,與董必武等人私交甚篤。早在一九二一年川鄂戰爭之時,潘正道便與董必武精誠合作,二人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結下深厚情誼。潘正道居住武昌期間,經常同董必武到四川、河北、上海、廣州等地觀察了解地方情況,長期利用自己國民黨政治面貌,掩護很多共產黨人,董必武就曾多次藏於潘正道家中,方免遭迫害。

 

抗戰期間,潘正道為黃陂縣長,經董必武結識任士舜,此時任士舜作為中共黨員出任中共黃陂特別支部書記。兩人一見如故,同仇敵愾,組織救亡組織「新梅店社」,並在此基礎上組織了約有四十餘人的梅店武裝自衛隊,並招收進步青年,開辦抗日青年訓練班,招收流落在武漢的進步青年,進行抗日,共同致力於抗日救亡大業中。一九四九年後,潘正道與董必武一直保持密切聯繫,一九五○年十一月,董必武寫信與潘正道就國內國際形勢、馬列主義等展開深入討論,此信件後經潘正道先生子媳——潘綿文夫婦提供文史人員,方有幸示人,此信件也成為董潘兩位先生深厚革命友誼的佐證。

 

中共建政後,潘正道被選為武漢市各界代表會代表,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中南區撤消後,一九五三年任武漢市第一屆副市長。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七年,被選為武漢市政協第一、第二副主席,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武漢市第一屆和第三屆副主任委員。一九五八年冬辭世,得年五十三歲。(黃傳昶)

 

參考資料:

《武漢文史資料》,1988年第一輯(總第三十一輯),1988。

〈董必武致潘正道親筆信征集記〉,陳輝漢,《武漢黨史通訊第2期》,1986。

《湖北省志人物志稿》,湖北省志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