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繼貞

生於:1883,逝於:1958
熊繼貞,又名熊晉槐。湖北省鄂城縣(今屬鄂州市)葛店熊家灣人。出生在湖北省鄂縣(今鄂州)葛店熊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
內容簡述

革命實業家 熊繼貞

 

熊繼貞,又名熊晉槐。湖北省鄂城縣(今屬鄂州市)葛店熊家灣人。出生在湖北省鄂縣(今鄂州)葛店熊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一九○一年,他到湖北新軍工程營當兵。一九○四年,他獲得官費留學日本,在日本鐵道學院路礦學堂學習。熊繼貞在日本留學期間,正是中國同盟會成立之時。他在國內就憧憬著中國富強之道,認為開發地下資源和發展交通是富強的基礎。所以到了日本鐵道學院之後,他專心致志,努力向學。一九○五年秋天,孫中山在日本講演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滿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道理,許多留日學生都擁護孫先生的革命理論。在聽完講演之後,熊繼貞還由湖北同鄉介紹與孫見面,孫的形象和言行在熊繼貞腦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中國同盟會成立,熊繼貞毅然加入同盟會,成為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在此後的幾十年的革命行動即植基於此。孫中山十分重視事業,認為破壞是革命的手段,建設才是革命的目的,要為建設多做準備。孫先生對他說:「革命事業,破壞固然要人,建設更需要人」。他銘記孫先生的話,潛心向學。一九一○年春,熊繼貞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本來打算按照清政府規定,到北京應留學生考試,但是當時國內革命浪潮高漲,熊繼貞認為這個時候正好獻身革命事業,恰好那時正在醞釀中原起事。

 

一九一一年四月,他回到武漢,開始著手聯絡武漢地區的同盟會會員,並與共進會、文學社等湖北的革命團體取得聯系。他的活動對象,有軍界、學界的人物,還有鐵路工人和工礦企業的職工,黃恩良就是其中的一個。在一九○九到一九一一年間,黃恩良在漢口英商電燈公司工作。黃恩良經常在公司的一百多名工人中宣傳革命的道理,經過兩年的努力,英商電燈公司的工人大部分都贊成革命。經過熊繼貞的介紹,黃恩良與革命黨人孫武、潘善伯、周汝翼等認識。因為同盟會在湖北的革命機關所在地寶善里的前門與電燈公司的後門相對,所以寶善里的革命同志白天在外為革命工作奔走聯絡,晚上就在電燈公司寄宿,黃為革命貢獻良多。

 

▲黎元洪發給熊繼貞的首功執照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熊繼貞擔任湖北軍政府交通部部長。在戰爭剛剛結束,重建武漢三鎮的交通並非易事,熊繼貞制定了交通部組織章程和辦事細則,部長之下分設秘書、科長、參議等職,科層分明,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頒布交通管理規則,使所有郵電、車船等都有章可循,安定了社會秩序。很快,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離間革命人士,試圖瓦解革命陣營。

 

民國元年冬,熊繼貞擔任川漢鐵路工程總局局長,明知無款修建鐵路,但是為了繼續為革命戰鬥,掩護革命的繼續進行,只好虛與委蛇。民國二年春,袁世凱買凶殺害宋教仁,製造「宋案」,試圖操縱國會。維護辛亥革命成果的「二次革命」爆發。孫中山派人到武漢,令熊繼貞組織反袁。反袁雖然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但是熊繼貞掩護了一部分先進人士,保存革命力量。為了更好地做好地下工作,熊繼貞放棄陝甘電政局監督的職位,留在武漢,以辦實業做掩護,保護革命人士。他與葉維斌合辦長江短程小輪,專走漢口至黃岡、鄂城一線。接著與魯文卿、黃恩良集資,在漢口開設漢昌電燈公司。

 

民國四年,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企圖恢復帝制,全國反對袁世凱復辟情勢高漲。熊繼貞吸取二次革命失敗的教訓,更加注意聯絡下層人民,聯絡各方面的反袁力量。由於反袁鬥爭需要大量的資金,熊繼貞變賣家產,充當革命經費。他還充當孫中山的軍事特派員,親自到河南聯絡樊鐘秀部一起行動。袁世凱在全國的討伐聲中死去。全國軍政大權落入北洋軍閥手中。

 

民國六年七月,張勳利用府院之爭進行復辟,黎元洪被迫解散國會。孫中山帶領護法運動開始,在南方成立護法政府。熊繼貞衷心擁護護法政府。基於前幾次的革命實踐,他認為僅僅依靠運動軍隊,革命的效果不大。他另辟途徑,籌集資本,在湘鄂邊區開採煤礦,借機團結當地的工農群眾和豪俠之士,作為革命起義的可靠力量。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團結了很多工農群眾,聚集了許多革命同志,組成一支一千多人的義軍。這支義軍和鄂西、川東的護國軍互為呼應,牽制了湖北王占元的兵力,對護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孫中山深知熊繼貞的實際辦事能力,讓他能在漢口負擔起秘密的使命。他在長清里一○二號住宅作為秘密機關,接待革命同志。

 

民國十一年六月,陳炯明背叛孫中山,進攻大元帥府。孫中山知道「南北乃一丘之貉」,感到推翻軍閥統治的必要性,惜事未竟身先死,此乃國之大憾。民國十五年夏,廣東革命政府決定北伐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三大軍閥。廣州當局讓熊繼貞前往河南聯絡樊鐘秀、任應岐所率領的部隊,希望他們在京漢鐵路截斷吳佩孚的退路。同時勸說湖北駐軍劉佐龍反正。熊繼貞的工作使得北伐軍順利攻下武漢,使武漢人民擺脫了軍閥的殘暴統治。從二次革命、武裝討袁、護法運動直到北伐,熊繼貞為維護辛亥革命的成果,始終不渝地追隨孫中山,秉承先生意願,為革命嘔心瀝血,令人欽佩。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熊繼貞對日本這個蕞爾小國大舉侵略,占我國土,殺我人民的行徑義憤填膺,他決定留在敵人後方,與淪陷區的人民同生死、共國難。一方面,他和楊經曲組織的抗日游擊隊,在漢水湖區一帶活動;一方面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第五師的李先念取得聯繫,共同抗日。汪偽政權想盡方法試圖拉攏熊繼貞,當時日本駐武漢領事也派人利誘,遭熊繼貞嚴詞拒絕。民國三十二年,日本人利誘不成,就以「為共產黨做事」為由將熊繼貞逮捕。在特務機關牢房,熊繼貞受盡折磨,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始終不屈服,九死一生,始終保持高尚的民族氣節,後來經親友多方營救獲釋。

 

抗戰勝利後,他任辛亥首義同志會名譽監事。國共談判破裂,內戰爆發。董必武到武漢進行革命工作,環境十分惡劣。熊繼貞利用他在武漢的聲譽把董必武安排在其漢陽家中予以保護,支持中國共產黨在武漢開展工作。

 

中共建政後,熊繼貞於一九五○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一九五五年任民革湖北省分會籌備委員會召集人。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五八年二月,任民革湖北省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外,他還擔任中共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湖北省第一屆政協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革中央委員、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委員等職。

 

一九五五年底,因抗戰時期在日本特務機關獄中遭受酷刑的舊傷復發,癱瘓臥床,嚴重失音。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五日在武昌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熊繼貞有子熊熙永,已於幾年前辭世,生前是湖北省電力系統高級工程師。媳健在。長孫昌培,在湖北省電力公司所屬企業工作,孫媳黃一憲在湖北省中醫院退休。次孫昌明,自主創建民營企業,目前在武漢居住。(權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