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年

生於:1880,逝於:1954
徐萬年,字壽亭,河南南陽瓦店鎮人。
內容簡述

砲兵指揮 徐萬年

 

徐萬年,字壽亭,河南南陽瓦店鎮人,幼年家貧,僅讀私塾三年,父親常年在外做工,母親從事小販,賴以維持家口,十五歲那年在家實在無法生活,蒙熟人介紹到襄樊(今天的襄陽)一家店鋪當學徒。由於他為人耿直、幹練,未滿師即被店主委任為採購,長往返於漢江上下游,他目睹帝國主義橫行霸道、清政府的屈辱賣國、軟弱無能和人民生活的悲慘。

 

由此,在徐萬年心中孕育了要民族獨立,必須反對列強,要反對列強,必須反對清廷的朦朧思想。他每獲黃白之物,輒隨手散盡,結識眾多豪俠少年,立志報國,反清抗洋。特別是在徐萬年讀了革命宣傳家陳天華的《猛回頭》這篇反帝檄文後,遂明確立下決心反清抗外、拯救中華的革命思想和救國之志。

 

一九○六年去漢口,結識共進會的創始人之一的劉公,經劉公介紹,加入以推翻滿清專制為目的的「共進會」。萬年入會以後,思想認識有了新的提高,鑒於革命迭起失敗,皆以文人舉事,一擊十仆,認識到要推翻滿清必須依靠武力,遂躍身入軍籍,充任湖北陸軍第八鎮第八標砲隊兵士,實為共進會派往軍隊運動員總代表,未幾被推為該標總代表,設立秘密機關於南湖十四號陳宅,銳意以運動軍界為己任。砲隊中河南南陽、襄樊籍士兵眾多,萬年以組織同鄉會為名,暗中宣傳革命,發展同志,以為組合之樞紐。

 

後恐上官探偵查悉,萬年同馬隊同志王明泰商量,租房開館,付洋四十元,使殺河南開封道臺歷經艱難逃來武昌的革命志士買占標在馬隊駐防門口開一酒館,名謂「豫汗酒館」,每月又付洋七元,作聯絡各界同志應酬之費。後士兵入館喝酒吃飯,都極為優待,每當夜闌人靜,常同感情較為融洽的士兵談論國事,歷數滿清政府的惡劣腐敗、列強妄圖瓜分中國的罪行。日積月累,煥發了廣大士兵的愛國熱情,和士兵感情也日益親密。

 

萬年在砲隊幾歷寒暑,和其他同志一起做了大量的深入發動工作,士兵加入共進會的約數百人。萬年就中秘密編組:二十人為一支隊,三大隊為一同心,三同心為一協力。遂推砲兵同志蔡漢卿、杜鼎、孟艾臣、陳天寅、王鶴年、王廣聚等,步兵右旗同志楊宏勝、馬德和、劉學鈞、馬云卿、李文遠等及工程隊同志馬榮、徐紹賓、張良臣、韓振興、于振海、于郁文等充支隊代表,又派馮征遠、梅清福等充省各隊及各省機關聯絡員。

 

一九一一年四月,譚人鳳到鄂,開議舉義日期,由萬年集合各營同志,發表大總統孫文,總理劉公,軍務部長孫武、特別聯絡員譚人鳳等願書名稱。六月譚下九江至上海聯絡長江一帶各機關,以圖同時大舉。七月爭路事起,鄂軍調赴川邊,營壘半虛。八月初三日,萬年請假過江到漢口,迎接河南新到朋友,下午到巡道嶺機關部見孫堯欽同志,據談三營同志發生事情,急速回去,萬年聞言,即回營詢問,方曉梅青福、孟發臣同志為友餞行置酒,管帶禁止不聽,趕走楊管帶,打開火藥庫取槍彈。

 

萬年知情,即使彼等脫離本營,更便衣過江。九月二十四日孫武、劉復基等六十多人在胭脂巷機關開會,由孫武任會議主席,討論「人事草案」和「起義計劃」。決定十月六日中秋起義,一時「中秋節殺韃子」的風聲遠播,同時決定軍事方面以蔣翊武為臨時總指揮,孫武為參謀長。指揮部設在小朝街八十五號。還決定李鵬升在草湖門外塘角輜重營縱火為號,發動起事。由熊秉坤負責工程第八營占領楚望臺,徐萬年領南湖砲隊入城。政治方面由劉仲文任總理,成立政治籌備處,機關設於漢口寶善里十四號,負責文告、印信和旗幟製作。原定中秋節起義計劃因為消息走漏,清軍日夜巡查,特別警戒,起義未能發動。

 

十月八號鄧玉麟到砲隊討論起事,萬年即飭王鶴年整理砲火,務要檢點完善,準時應用。復問玉麟今晚發動,城內可曉響應?玉麟不敢確實決定,故未發動。

 

十月九日孫武和潘善伯等在漢口寶善堂里十四號製造炸彈,劉仲文之弟劉同含煙入室,煙灰落入配藥盒內引起爆炸。孫武受傷,俄租界巡捕聞聲而至,搜去文告、名冊、符號、旗幟捕走劉同等人。鄧玉麟過江,徐萬年攜行李進城,到城門前候一時許,才開城門。進城後,路上聞人背地言論:「今早殺了三人,還有數十人未殺」等語。

 

鄧玉麟、李春軒、方興、蔡鵬來、徐萬年等各代表至德租界共和里十二號孫武病室開會,決定「即日起義」,並決定鄧玉麟代理孫武指揮起義。鄧玉麟急渡江至武昌小朝街八十五號報告變故。下午蔣翊武以臨時總司令名義發布起義命令於各標營,定於當晚十二時鳴砲為號,城內各同志聽到砲聲一起行動。

 

清方全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搗毀革命機關。湖廣總督瑞澂緊閉武昌城門,調巡防營、守衛隊分布各街巷,嚴加盤查。鄧玉麟負責送起義命令只好繞道而行,到南湖時已經午夜十二點,營門關閉,起義未遂。而當晚,徐萬年在營中深夜潛往各營,執同志手而言曰:「我輩名籍被抄,已先授人以柄,今又盡收子彈,是更摯其手足,使無所措,將來按籍而屠,我輩無分類矣。設不從速發難,噬臍何及?語云先發制人,時弗可失。且發難死也,不發難亦死也,況發難猶可僥幸不死而成功。孰得孰失,吾等自擇之」。自是人心一時激動,皆願秣厲以隨馬首。然而在當晚十二時時以前,軍警突至武昌小朝街八十五號號總指揮部,劉復基擲炸彈時受傷被縛。蔣翊武、彭楚藩跳牆時,也被捕。起義未能夠及時發起。

 

十月十號晨,徐萬年請鄧玉麟在砲隊代為照顧,自己進城聯絡。進城方得知昨夜武昌指揮部被破壞和劉復基、彭楚藩、楊洪勝三人被害的消息。他立即派人到南湖將消息告訴砲隊諸同志,自己到各標聯絡、鼓動,說革命黨人機關被破壞,名冊被抄,如不迅速發難,就沒有一個人能夠生存。於是,人心激動,願意跟隨革命。

 

徐萬年即密告起義時間,約以鳴槍為號,切囑同時大舉。然後又派馮征遠、劉學均到砲隊通知鄧玉麟等人,於當晚初次或二次點名後舉事,約其聞城內槍響立即率領砲隊入城。當晚駐在中和門內的第八鎮所屬工程第八營營房內發生士兵嘩變,進而發展成為起義。徐萬年當機立斷,在右旗門口鳴槍發號,右旗同志聞聲持槍而出,加入起義行列,他又派馮遠征、劉學均、馬云卿等人迎接砲隊進城;砲隊第八標進城後,立即在楚望臺、蛇山布置陣地猛轟督署,在砲火猛轟中,總督瑞澂、總辦鐵忠等官員倉皇出逃。

 

軍政府成立之初,萬年被推管理全軍糧餉,後因戰事緊急,改任軍令部調查科長。十月十一日,黎元洪、杜錫均到楚望臺看視砲隊,恰有李春萱前來講速編軍隊,刻下編多編少,萬年即提議可按守城門之兵士編起,一門編作一營,由漢陽門編起即可,黎應允。

 

十六日,河南開去清兵一旅,駐於劉家廟。萬年為大局關係,偕馮遠征前往敵營見敵旅長宣講大義,同為漢族不應為滿奴指示,仇視同胞。次日,看孫堯欽臉傷,問明情況後,決定與善伯轉回武昌。

 

十八日,萬年帶砲隊過江,任臨時指揮、前衛司令和督戰長,開始向清軍作戰,砲聲一響,清軍即退北。二十日,清政府又遣陸軍大臣蔭昌南下,萬年急領砲隊在三道橋迎頭痛擊,一彈發出,恰中車頭,蔭即喪膽,不戰而退。勝利回省,經漢市,爆竹聲不絕,歡迎凱旋。

 

十月二十七日,清軍又水路來攻武漢,萬年於前日即偕隊前赴陣地,二十七日平明,清軍開砲,傷起義軍五名,義軍放彈還擊,中清軍艦煙筒,一艘沉沒,餘艦均退。

 

總監察處成立,總監察劉公調他為總監察處稽查部長。漢陽失守,劉公負武昌城守重責,他盡力維持一切。民國元年初,劉公組織北伐左軍,他是總司令部副官長和軍事顧問。北伐停止,在他的直接指揮下,迅速解決了謝洪升的背叛事件。左翼軍與襄陽駐軍張國荃部發生衝突,由於他的措施得當,地方得以避免戰火。左翼軍改編,他被任命為湖北稽勛會會長,湖北革命實錄館名譽調查。袁世凱任總統授予其勛五位。後黎元洪繼任總統,授他為將軍府將軍。在北京不到一年,即歸田務農。

 

民國十一年,黎元洪再任總統,又授他將軍府參軍。同年,孫中山委任他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民國三十五年他參加了辛亥首義同志會。一九五一年再回到武漢任籌備委員,因年老體衰,不久回鄉,一九五四年八月病逝。(何科)

 

▲徐萬年先生在北平(圖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