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黃花崗102位烈士~
今年3/29是黃花崗起義111周年,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於3/29下午2:30至忠烈祠向先烈致敬,本次活動由周理事長領全體參加人員獻花。特別對於本會來說,本會謹於辛亥革命110年,徵集黃花崗烈士英烈譜,烈士名單由86位烈士,增至102位,讓遺落風中的英烈永垂青史,永遠緬懷,更顯本回紀念意義非凡。
*註:除成員有拍照需求,在團體合照期間脫下口罩外,其餘參觀通勤全程均配戴口罩,以落實防疫政策。

▲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於忠烈祠門口

▲周理事長偕同武昌首義後裔觀賞329起義浮雕

▲本次致敬活動由周理事長獻花
受到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之感召,無數青年在窘困的時局中看見了中國的出路。為了救國救民的理想,他們奉獻犧牲,踏上了中國國民革命之路。孫先生領導的革命歷經了十次失敗,而民間自發的革命更多達數十次,先賢烈士前仆後繼,才有後來的武昌首義。
遙想當年,貧窮是當時基層百姓的普遍現象,但革命並不是當時的唯一選項,以和平手段解決國是問題的呼聲還是比較大的,因為中國人從來都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又有誰希望動刀動槍、甚至發動戰爭呢?但滿清政府毫無底線的專制與貪污,卻也日復一日將民眾逼得退無可退,也使原本對和平抱有希望的讀書人們,轉而支持革命。而那場成功打動人心、促成武昌首義的關鍵之役,正是這場黃花崗起義。
如今看來,革命實屬人民的無奈,是被滿清逼得無路可退的最後手段。然而,正是有了最後一搏,才有了武昌首義。有了前人的千辛萬苦,今日後人才有承平年代,特別兩岸今日的和平,誠為可貴。古語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祭拜先烈,向他們不朽的精神致敬,乃是我們後人的飲水思源,以及表達我等內心由衷的感謝與紀念。

▲參觀忠烈祠內所陳列著名烈士之生平

▲羅福星烈士之生平

▲亦有陳列武昌首義烈士劉復基之生平
▲周理事長偕同武昌首義後裔代表獻花,並行三鞠躬之禮

▲獻花後,武昌起義全體後裔代表於大殿外合照
(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 青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