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先烈伍漢持歸葬 馬英九題字登陸

發佈時間:2012-03-31
 

 

中國時報【李文輝╱廣州報導】2012年3月30日 上午5:30 

圖說:伍漢持烈士


 「烈士險出走,馬英九登陸!」參與惠州起義的革命先烈、中華民國首任國會議員伍漢持,因彈劾袁世凱犧牲;後人在大陸變色後,有留在大陸遭文革浩劫,有在台遇白色恐怖,連伍漢持也入土難安。經後人奔走多年復建烈士墓園,選定昨日青年節做為百年來第三度歸葬,馬英九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分,特頒「勳猷共仰」題字,並將鐫刻在園內石座,成為馬英九「登陸」首作,未來將爭取為伍漢持立銅像。

 

「辛亥革命烈士伍漢持骨殖(遺骨)下土禮」,昨日上午在廣州市東風東路伍漢持紀念醫院原址、現中山大學附屬腫癌瘤醫院旁烈士墓園,以基督教儀式進行,海內外家屬及各地烈士遺屬數十人參加,莊嚴肅穆,加拿大駐廣州總領事艾偉敦也到場。

 

伍漢持遺骨經百年波折,就義一年後才安息,葬於廣州耶穌墓園,1937年隨紀念醫院成立,風光遷葬,怎料大陸變色,又逢波折。

 

直到1979年,三孫女伍敏德與夫婿劉敦仁,從僑居地加拿大返大陸,不但發現紀念醫院已成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伍漢持墓園在文革慘遭破壞,屍骨無存,後經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廖承志協助,才復建一座空殼的粗糙烈士墓。

 

或許是神蹟,隨著大陸改革開放,伍漢持原墓園內,由國民黨大老胡漢民撰寫事蹟的漢白玉石碑,先在翻修房舍內牆時發現;接著2010年改建醫院時,又從地下一批從漢代到明代墓穴中,發現伍漢持骨罈,院方卻隨意堆置,被辛亥百年受邀回大陸的劉敦仁夫婦發現,認為簡直是侮辱烈士。

 

劉敦仁於是在去年9月去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強調如此羞辱烈士,不如讓「烈士移民」,讓他們帶回僑居地奉厝,相關單位才積極復舊,促成昨天的第三次歸葬。

 

劉敦仁去年底回台灣,在國史館、國民黨史館獲伍漢持相關資料,更在忠烈祠發現牌位,兒孫進行一場莊嚴隆重參拜儀式,他有感而發:「看到這邊一方面敲鑼打鼓紀念辛亥百年,一方面又如此凌遲烈士遺骸,我是欲哭無淚;而在台北忠烈祠,看到伍漢持受到的尊崇,頓時淚流滿面!」

 

劉敦仁強調,特別感謝得知此事的馬主席為烈士題字,未來還希望為百年三葬的伍漢持立銅像。 

 

 

在新墓園裏,依然豎立著當年由國民黨元老胡漢民親筆撰寫的花崗岩《伍漢持烈士紀念碑》。

 

劉敦仁及其親屬一直都在大陸各地收集伍漢持烈士的生平資料,遺憾的是連先人的生辰都無法查到。由於伍漢持夫人的墓碑在早年也遭破壞,將夫婦合葬在新墓園的心願因此還未實現。

圖說:總統馬英九題字於伍漢持烈士墓上
 

 伍漢持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