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7-01
 

回顧與前瞻──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簡介

(文/向榕錚)

1946年6月25日辛亥首義同志會成立大會攝影紀念
圖說:民國35年6月15日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由倖存1,644位首義志士成立於湖北武昌

 

壹、沿革

滿清末造,政治腐敗,內則民不聊生,外則飽受列強侵凌,國父以不世之英,倡導革命,雖迭經躓踣,然同志毫不氣餒,公元1911歲次辛亥,黨人發難於廣州,事雖不成,然死事之壯烈,震驚中外,亦因而喚醒全國久蜇之人心。

民國35年(1946)同志會成立之會員名冊

上圖:民國35年6月15日的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原始名冊

 

武漢因為交通之樞紐,得風氣之先,革命思潮瀰漫,而黨人、會黨與兩湖軍界、學界之結合,更成一股莫之能禦的力量,因而是年10月10日,駐防武昌之新軍同志首舉義旗,公推黎元洪為都督,拜黃克強為總司令,以少數之師,擋清廷大軍於漢口,再戰於漢陽,其英勇犧性、慷慨捐軀之氣,誠足泣鬼神而動天地;及後長沙響應、京滬光復,敵我形勢為之更易,不數月各省次第易幟,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於焉誕生。

 

民國35年抗戰勝利後,首義同志相繼回鄂,感於昔年袍澤多已壯烈殉國,其未死者,亦屆垂暮之年;加以民國以來,變亂紛乘,首義史籍,大半散失,若不及早蒐尋整理,勢必煙沒,則將何以對昔日為肇建民國而英勇犧牲之同志。因而李春萱、向海潛、梁維亞、楊玉如、郭寄生諸同志,遂有組會之議,並公推郭寄生同志撰寫組織緣起。(如註一)

 

斯時湖北省政府主席萬耀煌、省議會議長何成濬、省黨部主委方覺慧及武漢行轅辦公室主任尹呈輔諸先生,均為首義同志,對組會之議極表贊同,並予大力支持,乃克順利辦妥立案手續,於35年6月15民政府主席之蔣公致電嘉勉,並撥贈國幣壹仟萬元作為團體事業基金。大會決議以國父曾嘉許武昌為全國成功之首義,故定會名為「辛亥首義同志會」,並選出第一屆理監事,由居正先生當選為理事長。隨後張助武、周政、孫剛、孫莒凡等後裔為踵武前賢、繼承先人之革命志業,亦於37年10月在武昌湖北省參議會成立「武昌辛亥首義後裔聯勵會」,並選舉張希文為理事長。

 

貳、在臺復會

民國40年以後,部份首義同志陸續來台,每年雙十國慶前夕,均在台北善導寺聚餐聯誼;民國47年,經李賜生同志哲嗣李志新先生,依據會員向海潛同志帶出之會員名冊訪查結果,同志中來臺且健在者十有六人而已,並均屬鄂籍,於是志新先生乃依會員介紹、書刊記載、報紙報導等資料,進行在臺首義同志之查訪工作,並特注意非鄂籍之同志,歷時五年之久,計得首義同志35位,連前16位一併造具名冊,呈請張知本、萬耀煌、李基鴻、王世杰諸元老審閱認可,遂於52年雙十國慶日,由張知本、萬耀煌兩先生具名邀集在臺諸同志於臺北市善導寺聚餐,均感有在臺復會之必要,經數度協商,卒於54年4月30日在臺北市召開正式籌備會議,議決復會後將後裔聯勵會合併為一體,並改名為「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推定張知本、萬耀煌、賀國光、王世杰、邵百昌、馬超俊、趙恆惖、張承槱、尹呈輔、向海潛、孫繼權、龔浩、李基鴻、王煥、石鳳翔、朱懷冰、李品仙、祝紹周、安懷音諸先生為籌備委員,並選舉張知本、萬耀煌兩先生分任正、副主任委員,萬克哉先生為總幹事,王康、董大威、李志新、孔憲善為幹事。隨即由元老劉德貴率同孔憲善、吳自偉持發起連署書,一一拜訪諸元老簽署,並辦理立案事宜。

元老在台北善導寺聚餐合影

上圖:在台復會之首義會開國元老

 

53年國慶合影

圖說:53年國慶合影

 

本會在台復會全體留影

上圖:民國54年6月6日在台復會成立大會,辛亥武昌首義元老合影張知本(前排右六)與萬耀煌(右四)

 

民國54年6月6日正式在台復會,大會於臺北市黨部大禮堂舉行,計有副總統嚴家淦、司法院長謝冠生、立法院長倪文亞及陳慶瑜、谷正綱、梁寒操、劉修如等黨政首長蒞臨觀禮,大會首先推定張知本、趙恆惖、馬超俊、李基鴻、李品仙為主席團主席,並一致通過恭請總統蔣公為本會名譽會長,繼又通過會章及選舉理監事,由張知本先生當選為在臺復會後之第一屆理事長,從此我國最具光榮歷史之全國性社團,又在臺灣肩負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任務。

56年國慶合影

圖說:56年國慶合影

 

57年國慶合影

圖說:57年國慶合影

 

參、宗旨與任務

本會以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協力達成中國富強為主要宗旨。

在組織系統上,為內政部直接督導下之全國性民眾團體,其任務如下:

一、關於辛亥革命史料之徵集、保管等事項。
二、關於辛亥革命史料之編輯、出版等事項。
三、關於辛亥革命精神之宣揚、激勵等事項。
四、關於元老及其後裔之調查、聯絡等事項。

首義志士七十年後相逢格外欣喜

圖說:首義志士70年後相逢格外欣喜

 

肆、會員與組織

一、本會會員分為以下三種:

(一)元老會員:親身參與辛亥武昌首義或在各省響應,或於民前從事革命工作而有利於武昌首義之成功者(目前均已凋零)。
(二)後裔會員,前款元老之後裔而能繼承其先志者。
(三)名譽會員:社會知名之士,贊同本會宗旨並曾熱心協力推展本會會務者。

蔣先生春節與元老餐聚

圖說:前總統蔣公親臨首義聚會向首義開國大老親切問候話家常

 

圖說:張知本蔣中正居家親訪
 

二、組織:

本會除理監事會暨秘書處外,另設會務指導職務,分別如下:
(一)名譽會長:為本會最崇高之名譽職位,本會成立至今,僅先後恭請先總統蔣公及何一級上將應欽擔任。
(二)名譽理事長:亦為本會崇高之名譽職位,恭請對國家有特殊功勳或曾任本會理事長之人士擔任。
(三)指導委員:除元老會員外,並敦請對國家有卓著貢獻足資指導本會會務之人士擔任。

在台首義同志暨後裔簽字
上圖:民國54年在台復會首義元老會員之簽名



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平時由理事會代行職務;理事會設理事27人(其中1人為理事長、8人為常務理事)。監事會代表會員大會監督秘書處,設監事9人(其中1人為召集人、2人為常務監事)。秘書處置秘書長1人,承理事會之命綜理行政事務,置副秘書長1至3人,襄助秘書長綜理會務;另設徵集、編輯、文書、連絡、宣傳、總務六組,分置組長、副組長各1人,幹事若干人,分別掌理各組事務。



本會會員,固多各省菁英,惟仍以鄂籍佔絕大多數,但各同志均能秉持先人辛亥開國時「天下為公」之胸懷,對理監事選舉多推選才德之士出任,絕不侷限於湖北省籍,如曾任理事長之馬超俊(廣東)、陳惠夫(浙江)、龔浩(湖南)、徐啟明(廣西),由於此一優良傳統之影響,致會員間均能精誠團結,彼此均以輩份相稱,親愛如父兄子弟,儼若革命大家庭。

 

伍、任務與活動

本會任務,以弘揚辛亥革命精神、蒐集開國文物、出版有關書刊及連絡元老與後裔為重點,惟成立之初,因限於人力、物力,僅以查訪並連絡在臺首義同志為主,後擴及參與辛亥革命之同志及其後裔,年來由於基礎漸固,各項活動亦復次第展開,僅就其大要者略述於後:

 

一、查訪並登記開國文物:

運用各種途徑,查訪現存之開國文物,舉凡文牘、札件、勳獎章等,加以分類與登記,俾供史學家研究。目前登記者計有胡宗鐸、徐旨乾、孫繼權等先生民元以學生軍身份獲頒之獎狀,向海潛先生獲頒之文虎勳章,以及李志新先生珍藏之首義文物等,均已輔導捐贈台北歷史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及辛亥革命博物館永久珍藏。

 

二、出版首義書刊:

(一)民國60年10月,依據中華民國五十年開國文獻編印《武昌首義》,武昌首義及各省響應之史實,記述甚詳。計三大冊,印製三千套。


(二)民國70年,出版《辛亥武昌首義七十週年紀念專輯》,除發表政論性文章外,並蒐集在臺元老對武昌首義之回憶或追述,深具追思國父領導革命,緬懷先烈犧牲精神之意義。


(三)民國80年10月,出版《武昌首義暨中華民國   建國八十週年紀念專輯》,除刊載有關首義之史料外,並對傑出後裔之事略予以報導,如蔣緯國上將、彭孟緝上將等,俾作後裔學習之榜樣。


(四)以上各種書刊,均由本會大量印行,免費分送國內外各中等以上學校、大圖書館,近代史館研究機構,對探討開國史實及宣揚首義精神,頗具成效。

革命新娘右一黃興女公子左一胡瑛女公子胡道馨
圖說:革命新娘(右一)、黃興女公子(左一),與胡瑛女公子胡道馨

 

三、舉辦座談會及學術研討會:

本會既以探尋辛亥革命史實為任務,曾多次單獨或與其他學術團體聯合舉辦座談會、學術研討會,以研究並整理有關辛亥革命與武昌首義之史實,其中規模較大者,深具學術價值而又影響深遠者,僅略述如下:

 

(一)民國59年1月20日,與國父遺教研究會合辦革命軼聞講述會,邀請親身參與辛亥革命之元老,講述國父全集中漏列之遺教及有關革命軼事,出席之元老計有張知本、孫科、李宗黃、白雲梯、萬耀煌、李基鴻等,由遺教會理事長張金鑑先生主持,到有來賓任卓宣、傅啟學、王大任、張弦等五十餘位,會後並有中央社記者採訪,各元會老報告追隨國父革命之經過,與會來賓,所提問題亦一一作詳明之回答,對史學界多年來所存辛亥革命或武昌首義疑團之澄清,助益甚大。



(二)民國65年陳惠夫先生任理事長,有感於口述歷史日益受到史學界之重視,遂決定於是年7月起,,邀請元老實施口述歷史,先後受邀之元老有李品仙、龔浩、徐啟明、徐旨乾、邵百昌、劉克仁、尹呈輔等十餘人,均一一做成錄音帶保存。

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與元老合影
圖說: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與元老合影

 

(三)民國70年適逢建國70年,國史館、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編纂會等單位,舉辦世界性之中華民國建國史學術研討會,本會亦為協辦單位之一,大會於是年8月24日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隆重揭幕,應邀出席之中外史學界人士計224位,大會由秦孝儀先生任召集人,歷時四天,會後出版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共六冊,其中第一冊即為辛亥革命史,對辛亥革命及武昌首義之經過與價值,均有深入之研究與評論。



(四)民國80年7月28日,本會假臺北市延平南路中山堂與國父遺教研究會聯合舉辦慶祝建國80年武昌首義史料研究會,會議由本會監事會召集人亦為名政論家陶滌亞先生主持,研議主題為:一、辛亥革命思想與憲政發展;二、清末民主思潮與辛亥武昌首義之關係及其影響;三、武昌首義對辛亥革命之影響等。當時到會教授計有張弦、傅亢、周振華、申慶璧、莊政、林咏榮、陶懷仲、范桐田等,而本會亦有錢江潮、程信民、居伯均、王鈞章、向榕錚、王家瑞等理、監事幹部約六十餘位,發言極為踴躍,本會為期弘揚國父遺教之博大精神,先烈先賢之幽光潛德,均經摘錄其重要內容刊載於《辛亥武昌首義暨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紀念專輯》。



(五)民國85年為本會在臺復會卅週年,乃於9月6日在聯勤俱樂部舉辦「辛亥革命與中國的前途座談會」,由監事會召集人亦為名教授錢江潮先生主持,邀請臺北師院屠炳春教授主講「辛亥革命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條件」;東吳曾祥鏎教授主講「辛亥革命與現代中國」;政大蔣永敬教授主講「辛亥革命與當代世界」;政大尉天驄教授講「中國往何處去」。本會理監事等卅餘人參加。

參加口述歷史的元老與後裔合影
圖說:參加口述歷史的元老與後裔合影

 

(六)民國90年10月6日至9日,國史館、中央黨史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在臺北市圓山飯店舉辦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本會亦為協辦單位之一,並推派程信民、向榕錚二位會員代表出席。開幕典禮時,連戰先生以「緬懷辛亥革命精神,展開時代新運」為題發表演說,會中國內外學者發表有關辛亥革命之論文計有章長炳教授之「辛亥革命究竟是什麼革命」等17篇論文。尤值得一提者,大會主席臺前九角十八星旗、五色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並列,此為政府遷台後,武昌舉義之十八星旗首次在正式公開之重大會議中展示。



四、展覽與參訪活動:

(一)民國60年適逢辛亥武昌首義暨開國60週年、湖北文獻社創刊五週年,本會遂與湖北文獻社於雙十國慶假臺北市中山堂舉辦文物展覽三天,由總統府資政張知本先生剪綵,並主持首義地區史蹟文物展覽揭幕典禮(詳湖北文獻廿二期),展覽內容有:一、   文獻出版書刊;二、地方誌書;三、人物照片;四、山川名勝古蹟;五、革命古蹟;六、鄉賢著作;七、文物藝術;八、其他文物史料等。因展覽文物豐富,中外各界參觀人士極為踴躍,社會評議尤佳。

李志新向參觀文物展之貴賓解說
圖說:李志新向參觀文物展之貴賓解說

 

(二)本會會員李志新先生收藏辛亥革命元老書畫及文物甚多,曾先後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展出,頗為轟動,亦受好評。

 

(三)民國70年8月30日,本會在陽明山中山樓,與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聯合舉辦聯誼茶會,本會元老計有龔浩、李品仙、徐啟明、曹徐旨乾、劉克仁、陳仕斌等7位,偕後裔百餘人出席;中國國民黨蔣秘書長彥士,偕同中央黨部各工作組會主任等與會,並由中央電影公司招待至文化城電影製片場參觀辛亥雙十影片拍攝實況,該片丁導演善璽及男女主角陪同參觀並當場述說攝製經過,全體會員竟日遊後盡興而歸。


(四)民國70年10月9日本會理事長龔浩先生,湖北同鄉會理事長雷法章先生,湖北文獻社發行人劉先雲先生聯名邀請黨政軍首長及海外歸國僑團等假空軍官兵活動中心,舉辦海內外後裔慶祝國慶暨愛國團結大會,到有中央黨部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陳立夫、秘書長蔣彥士、一級上將顧祝同、元老曹珩、陳仕斌等海內外嘉賓及後裔數百人,本會名譽會長一級上將何敬公蒞會致詞,與會元老領導海內外後裔,高呼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完成國民革命,場面盛大,氣氛熱烈。

圖說:慶祝國父誕辰暨本會12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攝於84年11月12日)

 

(五)民國90年10月6日下午,本會在臺北市國軍英雄館慶祝辛亥武昌首義暨建國九十週年慶祝大會,由理事長殷銑主持,到有中央各級機關代表及各界來賓二百餘人,會中由湖北文獻發行人劉國策顧問先雲致祝詞,全體來賓舉雞尾酒共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國運昌隆,場面熱鬧。

 

(六)90年10月7日,中國國民黨連主席赴圓山忠烈祠主祭革命先烈,由副主席、組會主管及本會後裔代表錢江潮、程信民、向榕錚、席少丹、梅孟晉、卓絕、劉漢傺、黃強、屠忠謀、徐天華、王家瑞、董光勝等人在正殿陪祭,各組會及有關單位數百人分列於正殿外與祭。

參加武漢紀念辛亥九十週年之在台後裔

圖說:參加武漢紀念辛亥90週年之在台後裔

 

(七)本會為使會員瞭解國內政經建設及歷史文物,曾先後組團參觀「臺中」、「臺中火力發電廠」、「私立靜宜大學」、「基隆港」、「臺電核能展示館」、「陽明書屋」、「國軍歷史文物館」、「野柳海洋世界」外,並於90年4月22日,由梅常務理事孟晉率同飛往金門前線參訪。當地司令官薛石民中將特親往機場迎接,接受司令官午宴後,前往古戰場古寧頭,及梅常務理事任團長時所督導部隊在堅固石壁中開鑿之作戰指揮部及作戰坑道參觀。

 

五、加強交流:

兩岸後裔交流兩岸後裔之情誼,血濃於水,絕非政治力所能分隔與破壞,自從政府開放兩岸探親政策後,本會即與大陸之後裔取得連繫,並加強交流,除李志新、殷銑、夏長風、王家瑞諸先生以個人名義與大陸後裔往來密切,而本會正式組團前往大陸訪問者曾有84年、90年、91年、98年4次,均分別與武漢後裔,共敘兄弟情誼,並拜訪研究辛亥革命之著名學者如章開沅、嚴昌洪、馮天瑜、毛磊等教授,交換研究辛亥史料,同時在武漢後裔陪同下,每次均全體向廣場中之國父銅像獻花致敬,並先後參觀首義史蹟,如埋葬陽夏戰役忠骸之六大堆、首義紀念館、首義廣場、蛇山與首義門、南湖與工程營舊址、中山艦記念館等地。

 

武漢後裔亦於本(100)年4月15日組團來台參訪,一行除遊覽台灣各名勝風景區外,並在本會陪同下,拜會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中央廣播電台等單位;並在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在忠烈祠拜祭辛亥革命先烈。

 

六、獎勵與服務:

增進同志情誼,既為本會成立宗旨之一,因此對於元老及後裔之服務工作,本會秘書處同仁莫不全力以赴,如以前每逢年節,對獨居之元老,由秘書長攜帶禮物前往慰問,對於元老或後裔生活上若有困難,均立即設法解決,對會員之婚喪喜慶,亦在能力所及之範圍內,盡力協助,頗獲好評。

 

中興以人才為本,國家之希望在教育,因此本會在臺復會之初,即設有獎學金,用以激勵後裔中成績優異之就學青年,敦品力學,積極進取,將來能為國用;歷年頒獎學金之後裔,計達百餘人,發出金額約新臺幣數十萬元。

 

陸、今後之展望

一、鼓勵後裔入會,謀求會務永續發展:

吾人緬懷前輩鄉賢創會,成立時會員人數達1,644人,在臺復會亦達600人,當時登記在臺元老約四、五十人,現在元老級會員均已凋零。至於第二代後裔會員亦有多人去世,為期繼往開來薪火代代相傳,續保辛亥革命及武昌首義傳統歷史光榮記錄,必須鼓勵第三、四、五代後裔入會,以強化組織,使本會會務永續發展。

 

二、實踐國父遺教,樹立後裔有價值之人觀:

本會利用集會,多方面鼓勵分佈全省各界老、中青三代會員後裔,務必多主動吸取科技智能、鍛鍊體魄、手腦並用、注重品德修養、敬業樂群之修為,並能體認目前處境,實踐國父遺教,樹立有價值的服務人生觀。

 

三、謀求會務平衡發展,貫徹本會歷史任務:

本會會員後裔們在本會並無特別基金與固定而持久性經費之情況下,尤能在無私無怨,無我無求中謀求會務平衡發展,今後更應本此精神,以期達成弘揚辛亥精神,探詢革命史實之任務。

 

柒、結語

本會元老雖已凋零,惟年輕後裔之生命無窮,本會後裔,均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為己任,誓使革命薪火代代相傳,永不終止;辛亥革命之光輝,永遠照耀寰宇。
參加武漢紀念辛亥九十週年之在台後裔

 


註一:《辛亥首義同志會組織緣起》(撰稿人:首義同志郭寄生)

辛亥之役,武昌首舉義旗,各省次第響應,不三越月,滿清覆亡,中華民國之名,已如旭日初生,光芒照耀寰宇間。是役也,以最短時期,成空前偉業,勢若反掌,說者易之。不知當時清廷令大軍南下,冀一鼓而下武漢,但我軍同志均受國父三民主義所薰陶,故以少數之師,與敵一戰於漢口,再戰於漢陽,前仆後繼,無不以一當百,終阻敵於大江以北,其英勇壯烈之氣,誠足泣鬼神而動天地。今者中華民國立國已逾35載,多數同志,早已為國捐軀,其倖存者,亦皆垂垂老矣。且塵海浮沈,散漫無稽,常於首義公園內,見有三、五折足斷臂者,既無蘄王之驢,又乏少伯之舸,惟日蹀躞於黃鶴樓畔,覽艱難締造之河山,不覺把劍臨風,掀髴長嘯。嗟乎!滔滔江水,故步難尋,矍鑠馬援,忽焉已老,辛亥史蹟,若不及早探詢,據事實錄,轉瞬人世代謝,輶軒何從採輯?我等爰召集同志,組織斯會,於本年春初,開始籌備,6月15日即告成立。計所登記同志約有千餘人,庶幾皤皤壯士,書豪氣於一堂,點點鴻泥,留爪痕於異代。

 


附錄:簡要版《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緣起》

 

【壹、沿革】

一、滿清末造政治腐敗,內則民生困苦、外則列強侵凌,國父孫中山先生為救危存亡,倡導革命,雖經十次起義、十次失敗,然革命浪潮前仆後繼,毫不氣餒,西元1911年10月10日歲次辛亥,武昌新軍中革命志士,在名冊被搜同志遭戮之危急下,以不可為而為之,毅然起義,浴血奮戰,終告成功,復以少數之師,抵擋清廷大軍於漢口、漢陽,其英勇犧牲、慷慨赴義之氣節,誠足驚天地泣鬼神,後長沙響應,南京光復,敵我形勢為之更易,不數月,各省次第響應,終於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中華民國,國父因此嘉許「武昌為辛亥革命全國之首義」。

 

二、抗戰勝利後,當年參與首義之同志多已為國捐軀,其倖存者,覽艱難締造之河山,感辛亥革命史實之湮沒,李春萱、向海潛、梁維亞諸同志倡議組會,立獲湖北省主席萬耀煌、議長何成濬及任職中央之居正:張知本、王世杰、賀國光諸首義同志大力支持,於1945年6月15日在武昌正式成立,定名為「辛亥首義同志會」,登記志士會員1,644人,另由後裔張助武、董大威、張希文於1948年10月18日成立辛亥後裔聯勵會,由後裔張助武當選第一任理事長,會址設在武昌曇華林。

 

三、遷台之首義同志張知本、趙恆易、馬超俊、王世杰等諸先生為期後裔能踵武前賢,發揚辛亥革命之精神,遂有在台復會之議,由後裔李志新、劉德貴查訪在台同志,奔走經年,卒使本會於民國54年6月6日在台復會,改今名,革命後裔依會章申請加入以繼往開來。

 

【貳、宗旨及任務】

一、本會以發揚辛亥革命精神,砥礪後裔及志同道合之志士,繼往開來,光我中華為宗旨。

二、本會任務如左:辛亥革命史料之徵集、保管、編輯、出版、宣揚、激勵、學術研討,海內外辛亥革命同志後裔之尋訪、聯誼,及其他與本會宗旨有關之事項。

 

【參、會員】

本會會員計分三類:

一、元老會員:參與武昌首義或各地響應之辛亥革命志士。

二、後裔會員:實際參與武昌首義或在各地參予辛亥革命同志之後裔。

三、名譽會員:對國家或本會有貢獻,贊同本會宗旨,並願協力達成本會任務之各界人士。

民國99年大會為本會90高齡錢江潮指導委員祝壽

上圖:辛亥武昌首義指導委員錢江潮(左四)95慶壽切十八星旗蛋糕

20090221本會會員於新春團拜後合影

圖說: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會第18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攝於102年10月5日,三軍軍官俱樂部勝利廳)

第十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攝於103年10月5日三軍軍官俱樂部勝利廳)

圖說:第十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攝於103年10月5日三軍軍官俱樂部勝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