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容閎與孫中山,革命共同體(朱偉岳)

發佈時間:2023-05-10
 
(轉發自中國時報:史話》容閎與孫中山 革命共同體──未酬邦國中興之67)

文/朱偉岳

 

▲第2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攻進天津北京,一路上帶著從東南沿海召募而來的苦力隊伍支援作戰,這些中國底層苦力也參與了英法聯軍掠奪圓明園(圖)的暴行。(圖/維基百科)

 

幼童留學計畫中途夭折,容閎當然覺得難過。統而言之,容閎雖在美國成長,入美國籍,並和番女結婚,但不妨礙他是華夏的民族主義者,同時又是進步主義者,他投身於自強運動,是最好的說明。

 

容閎無論是擘畫幼童留美,或公元1894(光緒20)年甲午戰爭時,容閎想說服張之洞購軍艦出戰不果;甲午戰後,清廷對自身弱點也有了更深認識,而有維新改革派的抬頭,即公元1898(光緒24)年戊戌變法的百日維新。

 

容閎即與維新派合作,參與擁立光緒皇帝的自立軍起義活動。公元1900(光緒26庚子)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向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義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西班牙王國、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共11國宣戰,鐵娘子慈禧太后憋了幾十年的悶氣,當然要舒發一下,就下令對所有夷人宣戰,而引來公元1900(光緒26庚子)年八國聯軍之禍。

 

這時容閎支持東南八省督撫倡導的「東南互保」計畫,亦即拒絕執行慈禧太后召集義和團民及宣戰詔書,由兩廣總督李鴻章代表東南各督撫出面覆電慈禧:「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幸得有這個東南互保,使東南半壁及長江流域,免遭八國聯軍戰亂。

 

慈禧太后返回京城後,頭腦清醒了,嘉獎詔曰:「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而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時,那批支持百日維新的自立軍人士,其中包含容閎,想借此機會打倒慈禧,保光緒皇帝而立憲,訂於公元1900(光緒26庚子)年8月22日以自立軍為名起義。但慈禧已預聞此事,在8月20日,以光緒的名義發布《罪己詔》,表示光緒帝對支持「義和團」為不智之舉,召告天下責己謝罪,八國聯軍得此消息後,同意就此打住,不再擴大侵犯北京以外的土地,這就和前述諸大臣的「東南互保」呼應了。

 

張之洞是支持慈禧大后的一派,且早已掌握了自立軍要起義的情報,在慈禧替光緒發布《罪己詔》的第二天,也就是自立軍起義日前一天的8月21日,張之洞下令包圍漢口英國租界裡的自立軍總部與各機關,逮捕唐才常、林圭(字錫珪)等20多人,撲滅了自立軍起義。容閎在這自立軍起義事件中,是很重要的一位角色。

 

由這次保皇立憲的失敗,使他們對政治變革的思想,發生關鍵性轉變,讓他們徹底認清保皇的主張也行不通了,只有推翻滿清的共和革命,才是正途。容閎和其他許多維新黨人,從此開始真正與後起之秀的孫中山共和革命活動,聯繫起來。自立軍起義事件後,清政府通緝容閎,容閎躲回澳門,期間這位比孫中山長32歲的香山縣同鄉容閎,二人才初次相見,容閎對中山先生勗勉有加,勉勵這位孫中山老弟救中國要有「華盛頓、弗蘭克林之大志」。

 

中山先生原定本有響應自立軍起義的規畫,自立軍起義雖然失敗了,中山先生仍決定於公元1900年10月6日在廣東惠州三洲田起義,起義隊伍曾發展至2萬多人,但起義軍在槍械彈藥接濟無著的情況下,仍與有真槍實彈的清軍僵持了一個月,最後指揮全局的鄭士良無法支持,於11月7日解散隊伍,「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這是中山先生擘畫的第二次起義。容閎於公元1902年赴美,在美國一直襄助中山先生籌措革命經費,物色軍事人才,繼續支持共和革命事業。

 

▲容閎像,《西學東漸記》卷首插圖(1909年)

 

在美國避禍期間,容閎曾用英文寫了本自傳式的回憶錄《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西學東漸記》),於1909(宣統元)年在美國出版。該自傳從公元1828(道光8)年容閎出生於廣東香山縣開始,細數他的啟蒙教育、國內及國外求學經歷,學成歸國後,在經商及實業救國道路上所遇阻力;講到他如何進入南京,曾與太平天國的洪仁玕討論如何將西方科學引進中國,寄望於太平天國能夠重建一個「新政」,但容閎從這寄望中失落了,棄洪秀全頒贈天國官印而離開天京。然後敘述他如何在自強運動中,加入曾國藩幕府,派往美國購買機器,建成江南製造局;得到曾國藩與李鴻章的支持,終能以公費選送幼童赴美留學,並在出任留美學生副監督時,兼任大清駐美國、西班牙、祕魯副公使。

 

幼童計畫夭折後,參與「戊戌變法」,最後簡要提及公元1898(光緒24戊戌)年的維新變法和戊戌政變,也約略述及他因為參與康有為和梁啟超的維新計畫,內容只寫至公元1898(光緒24戊戌)年,那一年百日維新前後很簡略的內容,便戛然而止。

 

《西學東漸記》於公元1909(宣統元)年在美國出版,該書出版後的公元1911(宣統3)年,與辛亥年革命成功,前後僅差兩年;但容閎卻對公元1898(光緒24戊戌) 年至公元1909(宣統元)年中整整11個年頭裡發生的事,在自傳中不著一字。事實上,當容閎寫這本自傳時,他早已和後進的孫中山,成為了一個共和革命共同體。他當時以80歲高齡,還在籌備中國紅龍等計畫,忙著幫孫中山等老弟們籌款起義,這些事情都必須保密,不能將人、事、地、物、時等任何信訊公諸於世。

 

既然不能講共和革命,容閎乾脆連他在自立軍起義一事中的角色也都避而不談;而為避免麻煩,索性連戊戌政變也一併輕輕帶過。最終在多年奮鬥之後,容閎終於親眼看到了,公元1911(宣統3)年,辛亥年共和革命的成功,在他有生之年,看到他力挺的共和革命老弟孫中山,就任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事實上,當各方英豪推舉中山先生出任臨時大總統時,中山先生即推舉容閎出任臨時大總統,當時容閎已83歲高齡,且臥病在床而作罷(公元1912年元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容閎逝世於仝年4月21日)。

 

這位貧農家庭出身,專挑選「性情則多乖戾,稟賦則多魯鈍」幼童留學的容閎先生,在共和國成立的歡慶聲中,定已含笑於九泉,留下的是共和國富強之道,後繼者要如何努力了。

 

(作者為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文章來源:史話》容閎與孫中山 革命共同體──未酬邦國中興之67(朱偉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