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專案第二次工作會議線上舉行

發佈時間:2023-04-17
 
(本篇節錄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微信)

高亞洲/2023-04-14 09:00 發表於北京

 

2023年4月8日晚,《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專案第二次工作會議線上舉行,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湖北、廣東、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日本等地的專家學者參會。會議由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口述歷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會長李繼鋒教授主持。

 

本次工作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各地訪談辛亥志士後裔的工作進展、各團隊提出訪談工作及整理《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文稿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提出建議。新加入的團隊談如何與專案結合、推動專案進展。另外,會上也討論了2023年9月下旬在澳門召開「革故鼎新.繼往開來:口述史學與辛亥革命研究」國際研討會的籌備問題。

 

會上,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古籍部主任馮勤介紹了《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專案選題報送情況。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李超介紹了對辛亥先賢袁希洛孫袁哲豫的訪談工作,也就口述資料的主體契合度、文稿提交的形式提出了問題。

 

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代表王琪瑉向會議詢問如何處理暫未接受訪談而已在整理資料撰寫回憶錄的後裔的文稿;進一步強調口述資料的出版授權書問題;及建議為專案建立健全各地聯絡點。

 

湖北辛亥革命博物院研究室主任袁磊介紹湖北地區已完成6名辛亥志士後裔的訪談工作,文稿整理也在同步整理。

 

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研究部主任黃敏靈介紹廣州地區已訪談2位辛亥志士後裔,也已約好兩位訪談物件,預計5月份可完成5位辛亥志士後裔的訪談任務;黃敏靈並就如何掌握訪談技巧,如何與被訪者達成情感互動和深入交流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臺灣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理事長周永璋同樣是參加了武昌首義的辛亥志士周占奎的後人,其談到辛亥革命研究對兩岸交流的重要性,認為臺灣不應該缺席《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項目。1965年6月6日,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在台復會,此後,會員萬耀煌、張知本、王世傑等即曾配合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完成過口述歷史專案的史料採錄工作,留下了寶貴史料。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將一秉既往,參與到本次富有傳承意義的專案中,並在今年爭取完成五位辛亥志士後裔的口述訪談工作,目前已有三位後裔交呈文稿。

 

神戶孫文紀念館主任研究員蔣海波介紹他對同居神戶的辛亥志士陳幹將軍外孫女佟立容女士的訪談工作的進展,他通過文字稿件、錄音錄影、外景採集、製作短視頻來盡可能地豐富口述資料;在中日交流暢通情況下,他亦將赴澳參會。神奈川大學中國人留學生史研究會的郭夢垚博士介紹了與宮崎滔天後裔宮崎黃石先生的前期溝通交流工作,黃石先生已同意於四月中旬確定訪談時間。對宮崎黃石先生的訪談工作將由神奈川大學中國人留學生史研究會孫安石教授、郭夢垚博士以及東京大學的鐘周哲博士一起完成。郭博士也表示,神奈川大學中國人留學生史研究會很願意參加在澳門舉行的國際研討會。

 

中華南社學壇常設組委會常務主席兼總秘書長張夷介紹北上南下情形、近期工作進展:已逐次訪談辛亥先賢朱少屏孫朱唯真、景耀月孫景曉根、李叔同孫女李麗娟、呂碧城侄孫楊又震、李烈鈞子李贛騮、黃興孫黃力工黃與群等12位辛亥志士後裔,並談及四月工作計畫,希可完成江浙滬地區部分後裔的採訪工作。

 

▲李烈鈞後裔李贛騮先生

 

▲黃興後裔黃與群先生(左)、黃力工先生(右)

 

針對工作中的問題,張夷提出,為更好推進《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項目,希望吸納更多力量,獲取更多支持,可持續的、長久地做好專案。張夷同時強調了在訪談過程中需多注意徵集家族照片、故居照片、及各種文獻資料,另,如按照紀錄片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拍攝錄影,畫面將更富有品質感及傳遞出更強的生命力。

 

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副館長薛剛已帶隊訪談了京津地區五位辛亥後裔,通過對嚴復侄曾孫嚴孝潛、吳浩之孫吳金生與夫人劉長起、章培餘曾孫章韜、楊深秀曾侄孫女楊金茹、柏文蔚外孫閔大洪等後裔訪談實例,薛剛介紹在訪談辛亥志士後裔過程中的切身體會,說明了口述歷史訪談的多維度、多元化的闡述記錄作用;其談到以紀錄片標準考量口述訪談的實踐難度,闡述紀錄片與口述訪談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強調了口述訪談中主體內容和訪談物件真實表達的重要性。

 

▲嚴復侄曾孫嚴孝潛先生

 

▲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楊深秀的後人楊金茹女士

 

▲辛亥先賢柏文蔚的外孫閔大洪先生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晶介紹了與辛亥先賢居正孫女居蜜、陳其美之孫陳擇祥的聯繫及兩位後裔的成稿進展,也談到將進一步重視口述採訪和回憶錄的結合。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暨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陳海懿所承擔的是對先烈譚嗣同曾侄孫譚志宏、譚嗣同玄侄孫譚裔的訪談工作,其已與譚氏後裔商妥了將在四月進行訪談。

 

南京大學口述歷史協會郭彥喆介紹了武黎嵩老師帶領的南大學生團隊所完成的工作情況:武黎嵩老師已在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開設了口述歷史課程,以這門課程為依託,武老師帶領南京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團隊優秀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兩位學生一組訪談一位後裔的方式,按時完成好今年的辛亥後裔訪談計畫。目前已完成對辛亥先賢孫繼權之孫孫大、黃嵩齡女兒黃璧坤、外孫郭彬的訪談工作,文字稿已基本整理好。

 

南京大學武黎嵩團隊認為,做好辛亥志士口述史,一則要保存辛亥志士及後裔生平資料和軌跡;二要揭示百年前辛亥志士為之犧牲和奮鬥的希冀與矚望;三則要通過辛亥志士後裔的人生軌跡折射出百年中國的滄桑與變遷。通過口述歷史,提煉和總結好辛亥革命更為深遠的歷史意義。

 

《揚子晚報.微史記》欄目主持人臧磊介紹了與項目的結緣,表達了對項目的關注,希望能為辛亥文化的宣傳工作提供助力。

 

其後,辛亥革命網副總裁藍薇薇介紹北上工作,其與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口述歷史專業委員會左玉河老師、晚清民國史研究專家馬勇老師等就項目第一批文稿的審定工作完成了溝通;經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杜鵬飛館長引薦與幫助,與梁啟超先生後人達成共識,將於後期進一步推進訪談工作;與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林卉老師及高海濤老師溝通交流,邀請加入專案。

 

本次會議,由藍薇薇代言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口述歷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江蘇省歷史學會會長周新國老師對澳門國際研討會的各項意見:確定會議名稱、建立組委會、確定參會代表等問題;代言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副館長鄢增華老師,介紹中山陵紀念館所承擔的張靜江後裔張文嘉先生的訪談進展情況:中山陵紀念館將於7月同時邀請曾主持完成國社科項目《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研究》的譚備戰教授與張文嘉先生同時來甯,屆時同步完成口述史採訪和「中山思享薈」第二期主題講座;代言香港地區執行專案團隊代表劉子文老師介紹專案推進情況:已約到尤列曾孫媳尤曾家麗四月底接受訪談;同意交稿時間;希望參與澳門研討會,並會嘗試邀約尤曾家麗女士。

 

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口述歷史專業委員會張德明老師介紹研究會對專案的支持,申明將邀請口述歷史專家審讀各地交呈稿件,提出文稿規範化問題,同時表示支持在澳門召開的國際研討會,將組織專家赴會。

 

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卉老師介紹,研究中心非常願意從傳播屬性方面給予專案支援,在今年11月將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上,會盡可能給《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項目提供更多展示平臺;也會從其他方面幫助推進,以期更多支持到項目;未來也有望在中心舉辦專案相應的主題展覽等。另外,中心庫存中或存在與本專案相關的資料,會查詢並提供幫助。在文字整理上,中心也有自己的經驗,未來審稿過程中,中心編校工作的總編輯高海濤老師將會保持與專案的交流。

 

唐山(灤州兵諫及灤州起義所在地)地區代表、京津冀南社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章韜老師為辛亥先賢章培餘後人,談論了對項目的傳承意義:收集整理口述歷史如同收集散落在歷史中的神獸火花,把先輩未盡的事業在我們這一代完善起來,能夠完成他們的遺憾,也能重新塑造好我們的生命。章韜也介紹,在唐山,即辛亥革命時發生灤州兵諫灤州起義的所在地,有一批熱愛家鄉的人:希望同時進軍文化事業的榮程集團(所屬生產企業主要分佈在天津、唐山兩地)及唐山地方誌的一些老師,對在灤州起義中犧牲的辛亥先烈抱有深情,他們希望能積極參與到宣傳辛亥文化的工作中,以各種方式與《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做相關結合,先期,他們將從訪談相關後裔開始工作。對於專案在京津冀地區成立聯絡處之事,章韜表示當仁不讓,將盡力推動專案的進行。

 

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韋曉東已基本完成陳去病外孫張夷的訪談整理稿,及為參加《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項目的後裔完成留念證書的設計。

 

最後,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會長林園丁作為澳門國際研討會籌備方介紹會議籌備工作,對會議經費申請和安排情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會長李繼鋒表示,當前各團隊進展較為順利,取得了預期的成果,為文稿的整理與出版及澳門國際研討會的召開奠定了基礎。李繼鋒強調,在訪談中,除了記錄辛亥志士的事功,也要記錄他們的好惡、習性、交誼等。此外,還要記錄辛亥志士後裔的生活、感受以及辛亥革命對自身的影響和傳承。對於團隊在訪談拍攝的硬體和軟體的差異,他認為應著重專案訪談的記錄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各個團隊的條件盡可能提高拍攝技巧,以利於未來視頻資料的運用。本專案經過大家的團結協作,做到了南北貫通、東西互助、新老結合、海內外共同參與,實現了多方力量的聯合,這也是這一專案的價值所在,是可以感動參與者自己、也會感動社會的關鍵。後續工作還需要按照既定計劃完成各項任務,繼續保持工作節奏,不斷完善專案組織架構,切實解決現實問題,我們共同努力將專案更好、更快地向前推進。

 

新聞來源:《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專案第二次工作會議線上舉行